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评论 > 评论

证券日报:互换便利工具落地 将带给资本市场哪些改变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4-10-15

摘要:  近日,我国首个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落地。  10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决定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ecurities, Funds and Insurance com...

  近日,我国首个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落地。

  10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决定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ecurities, Funds and Insurance companies Swap Facility,简称SFISF)”,首期操作规模5000亿元,视情可进一步扩大操作规模,这标志着我国首个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落地。目前,相关金融机构正积极响应部署,争取尽早落地首批互换便利交易。

  笔者认为,SFISF工具的创设有利于维护我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健发展,非银金融机构作为重要参与方,也将多维度受益。

  从宏观层面来看,SFISF工具落地有助于增强资本市场稳定性和活力。创设SFISF工具是监管层在当前复杂经济环境下,为增强资本市场稳定性和活力而采取的重要举措。SFISF工具允许金融机构以其持有的债券、股票ETF等资产为抵押,从央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流动性资产,这种“以券换券”的灵活操作方式,不仅优化了金融机构的资产配置,更为市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为经济的稳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市场角度来看,SFISF工具的落地将直接推动增量资金涌入股市,为资本市场带来持续的“活水”。金融机构通过互换便利工具获得更多高流动性资产后,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进行抛售或质押,进而将所得资金投资于股市,这将显著提升股市的交投活跃度,有利于增强投资行为长期性和市场内在稳定性。

  从机构角度来看,SFISF工具将显著提升非银金融机构的潜在加杠杆能力,为其提供更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和更灵活的资金运作空间,助力金融机构进一步有效发挥资本市场“压舱石”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提高金融机构的业务量,并增强其盈利能力,从而提高行业投资价值。

  以券商为例,SFISF工具适用于其自营盘。据券商研究测算,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证券行业自营业务规模6.14万亿元,而券商自营盘股票仓位占比约为7%至8%,债券占比为65%至70%,由此估计,券商自营可互换的资产规模可能在4000亿元至5000亿元左右。通过互换便利,预计机构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进行融资,若增持高股息及业绩有支撑的上市公司,预计能在覆盖融资成本的基础上获取较好投资收益。此外,通过优化金融机构的资产配置,SFISF工具降低了金融机构对单一资产的依赖程度,增强了其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创设SFISF工具是贯彻“建立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作为专业机构投资者,金融机构应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的沟通,及时进行相关策略研究储备,灵活利用互换便利工具,提升资金运用效率。同时,金融机构需深入研究互换便利业务的运用场景,为维护我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健发展贡献机构力量。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基金回血却遭遇尴尬 机构建议投资者转换思维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