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基金 > 策略

公募基金增配港股 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3884亿元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4-08-02

摘要:  年初至今,资金持续聚焦港股投资机会,港股红利策略备受青睐。尤其是今年上半年,港股红利资产的代表——中证港股通高股息全收益指数累计上涨了24.3%。  从资金流入来看,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

  年初至今,资金持续聚焦港股投资机会,港股红利策略备受青睐。尤其是今年上半年,港股红利资产的代表——中证港股通高股息全收益指数累计上涨了24.3%。

  从资金流入来看,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8月1日收盘,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人民币(下同)3884.22亿元。与之对比,2022年和2023年全年的南向资金净流入分别为3363.51亿元和2895.24亿元。

  随着近期港股市场的震荡波动,港股红利资产也经历了一定的调整,不少投资者开始观望,当前是否还是布局港股及港股红利资产的好时机。对此,多位受访公募人士表示,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在当前市场震荡及低利率环境下,港股红利资产更具韧性。

  港股投资机会再受关注

  7月31日,港股宽基系列指数涨幅明显,港股相关投资机会再次受到市场关注。

  同时,公募基金2024年二季度报告数据显示,报告期内,不少主动权益基金增配了港股,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主动权益类基金的港股配置比例达到了11.62%,较一季度末环比提升2.47个百分点。

  民生加银基金量化投资部总监、民生加银中证港股通高股息精选指数基金经理何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今年二季度,港股市场整体呈现出上行趋势。其中4月份至5月中旬,受政策持续出台及海外资金回流的影响,市场持续上涨;5月中下旬后,投资者情绪有所减弱,市场震荡下行。今年二季度港股大小盘股普遍上涨,整体没有呈现出较大的风格差异,仅是恒生大中型股上涨幅度相对占优。”

  “各行业间结构性差异也有所收窄,除医疗保健业、必需性消费、非必需性消费等行业继续下行,其他大部分行业均有所上涨,其中能源、电讯业上涨较多。”何江进一步表示。

  高股息资产价值凸显

  事实上,一直以来港股的高股息资产对机构和个人投资者都具有一定吸引力。因此,以“高股息+低估值”为代表的策略投资也成为公募基金布局港股的热门选择。

  在产品布局上,有多只相关指数基金“面世”。比如,8月1日,国泰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上市。相关机构表示,红利税优化预期使得高股息为主的权重AH股价差有望出现一定收窄,当前部分港股红利行业较A股红利行业也可能具有一定估值优势。

  在投资策略上,多位公募人士向记者透露,当下红利策略正成为港股投资热点,不少资金正借道公募基金产品布局港股红利资产,基金公司也在积极布局相关新品和持营工作。

  “由于在内外部多重利好因素的共同驱动下,港股市场受到了投资者们的重点关注,除了新基金产品外,不少基金公司正在积极推动相关存量产品的持营工作,尤其是以科技、金融、地产等高股息国企央企为代表的港股红利资产相关产品。”北京地区一位公募基金人士向记者透露。

  对于当前港股及港股红利资产的投资机会,多位受访公募人士表示,叠加当前港股整体处于低估值水平,从长期投资角度来看其配置价值值得持续关注。

  国泰基金量化投资部研究员彭悦称:“站在当前时点上,我们建议大家关注红利港股赛道,在市场震荡调整期间,红利风格可能占优,一定程度上抵御市场下行风险。同时,从近年市场表现上来看,红利板块相对低波动、低回撤的特质,有望给投资者提供更高的风险收益。”

  中国银河证券研报显示,港股高股息策略配置价值仍在,由于AH股溢价的存在,港股的股息率相对A股具备较大优势,结合央企高股息率、稳定的盈利能力和低估值特性,在新一轮央国企改革背景下,港股市场中央企配置价值有望抬升。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涨超2.2% 医疗创新ETF近1周新增规模居可比基金首位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