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观察 > 观察

支付不“见外” 银行业多措并举提升境外来华人士支付体验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4-04-23

摘要:  “It's so convenient to exchange RMB here!”(在这里兑换人民币真方便!)在湖南长沙市黄花机场外币兑换点,一位刚下飞机的欧洲游客对工作人员竖起大拇指。...

  “It's so convenient to exchange RMB here!”(在这里兑换人民币真方便!)在湖南长沙市黄花机场外币兑换点,一位刚下飞机的欧洲游客对工作人员竖起大拇指。在这里,他不仅快速兑换了1万元人民币现金,工作人员还指导他下载了微信和数字人民币App,使用欧洲手机号码便可一键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并可同步绑定VISA卡进行充值。有了数字人民币钱包和外卡内绑,境外游客可以在境内消费顺畅无忧。

 

  3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要求统筹力量打通支付服务存在的堵点,为外籍来华人员、老年人等群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支付服务。两个月来,商业银行积极响应,围绕 “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的指导思想,从产品流程、场景建设、渠道体验等方面优化服务,聚焦境外银行卡受理、现金支付、账户服务、移动支付等方面,多措并举,提升境外来华人士支付体验。

  现金“零钱包”成服务亮点

  随着我国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入境游也在升温。首都国际机场候车区,出租车司机们正在排队等客,“的哥”老李遇到了两位外国游客。“我经常跑机场,外国客人刚到北京都习惯使用现金支付车费,以前我们还要抽空去银行网点换小票找零钱,现在银行都提供兑换‘零钱包’服务,实在是太方便了。”他拿起手边建行发放的零钱腰包向记者展示。

  据了解,这种“系带腰包零钱包”是建行北京市分行推出的四种现金“零钱包”之一,面向出租车司机定向投放。截至3月末,该分行已与15家出租车公司成功对接,累计向800余名司机师傅兑换了“零钱包”。“当前,建行可以受理现金业务的网点均可以兑换‘零钱包’,且各网点均开通了线上及线下预约渠道,为办理‘零钱包’兑换的客户开通绿色通道,支持其快捷便利兑换。”建行北京市分行现金服务中心总经理廖立新表示。

  现金“零钱包”服务是商业银行推动支付便利化过程中的一个创新亮点。各家银行都在推广“零钱包”兑换,为商超经营者等相关群体主动提供便利的现金兑换服务。以中国银行为例,该行发放的现金“零钱包”总数已超32万个。为适应多场景零钱使用需要,在“零钱包”产品的设计制作上,商业银行也用了不少心思。例如,建行就制作了4个系列的“零钱包”产品:纸质款常规版便于对规格进行区分;纸质款绕绳版可多次使用;帆布款有拉锁封口,防水经久耐用;系带腰包款为出租司机定向提供。

  不仅如此,为顺应外籍来华人士的支付习惯,商业银行持续优化外卡取现和外币现钞兑换服务。据介绍,当前,农业银行自助现金终端(ATM)均支持外卡取现功能;建行在北京市的90%以上网点可提供外币现钞兑换服务;工商银行1.1万多家外汇业务网点覆盖全部省市。“我们开展了全辖所有ATM设备的外卡受理改造,全行2254台ATM已全部支持外卡取现功能。今年前2个月,外卡取现同比增速30.4%。”建行湖南省分行工作人员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外卡受理覆盖面持续扩大

  “我要为你们的态度和效率点赞!”近日,一位来自日本大阪的游客在天津市某酒店大堂服务台对工作人员说。几天前,这位游客来天津旅游,但他计划入住酒店的POS机具不支持使用JCB标识的银行卡。得知情况后,建设银行天津市分行迅速上门为该酒店办理了能够受理银联、VISA、万事达、运通、JCB等多种银行卡的POS机,并成功为该游客结算房费,良好的支付体验受到外国游客好评。

  为进一步提高境外银行卡在国内的受理覆盖率,4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商业领域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通知》,强调将从金融机构和商户供需两端协同发力,推动多种支付方式在商业领域推广应用,有效满足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的支付服务需求。

  3月15日,中国银联正式宣布投入30亿元改造基础设施以提升支付便利水平,支付宝及微信也快速启动提高限额、简化手续等服务,商业银行也在加大重点商户机具改造力度,在大型商圈、旅游景区、酒店、交通枢纽站点、医院等诸多场景持续优化外卡受理环境,满足境外人士“吃住行玩购”全场景消费支付需求。

  “浦发银行广拓渠道,深耕商户,加强重要商圈、机场等场所拓展,实现‘食住行游购娱’场景覆盖,支持VISA、万事达、JCB、大莱等外卡支付。”浦发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为忠表示。在上海,建设银行以咖啡为核心主题,打造咖啡消费新场景和优惠新体验,目前,大中型连锁咖啡店已完成外卡受理改造。在北京、湖北、广西等地,建行已完成多家重点三甲医院的外卡受理改造,外籍来华人员在医院贴有外卡受理标识的人工柜台出示外卡,可以顺畅缴纳医疗费用。

  此外,商业银行还与银联国际、网联深化合作,推进跨境条码支付互联互通,优化移动支付受理环境,并支持外籍来华人员开立、使用数字人民币。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人民银行指导支付宝、财付通等主要支付机构将外籍来华人员使用移动支付的单笔交易限额由1000美元提高到5000美元、年累计交易限额由1万美元提高到5万美元,确保外籍来华人员消费无忧。

  银行账户开户更方便

  近日,来自缅甸的麻小秋走进恒丰银行德宏自贸区分行营业网点,向工作人员出示了自己的外籍人员管理系统二维码。工作人员扫码后,系统上不仅完整显示了她的照片及身份信息,还能下载缅甸国民身份证、边民出入境通行证以及翻译件。通过银行系统及云南省境外边民银行账户信息平台验证,麻小秋在柜面成功开立了账户,拿到了属于自己的银行卡。

  据了解,这是缅籍人员运用“外国人信息码”在中国境内银行金融机构完成的首次开户,也是恒丰银行联动当地政府和金融管理机构积极落实优化支付服务工作的创新成果。针对长期在华的外籍人士,商业银行注重优化账户服务体系,通过完善开户政策、精简开户流程,合理实施账户分类分级管理等,为相关人士提供开户便利。

  “在建行,境外客户办理银行账户的流程、材料、协议内容等与境内客户基本一致,我们确认客户的开户意愿后,识别有效证件、完成尽职调查,即可为其开立账户。”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相关工作人员向《金融时报》记者介绍。据了解,多家银行表示,境外人士基本可实现在其任一网点开户。为便利支付服务,商业银行还为外籍来华人员推出专属银行卡,例如,在杭州亚运会期间,建行推出“旅行通卡”,外籍来华客户可凭护照等证件在云闪付App线上开通、外卡充值、支付、退卡等功能,并可实现便捷扫码乘坐地铁、公交,丰富了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产品工具。

  为了给境外来华人员营造更便捷、更高效、更温馨的服务环境,商业银行注重推动综合服务水平的提升,例如,工商银行制作了双语版《境外人员个人账户开户指南》;交通银行陆续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区设立300多家重点网点,为外籍来华人员开设绿色服务窗口,配备外语工作人员,全程指导客户办理开户等业务;平安银行创新推出“简易开户功能”,并在口袋银行App的“空中柜台”中特别开设“境外账户服务专区”,为境外来华客户提供便捷的账户服务。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多家银行的网点、电话客服具备多语种能力,便利外籍客户沟通更顺畅高效。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有望深化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