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商业 > 行情

多地释放利好信号 氢能源概念股集体大涨 氢能产业“蓄势待发”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4-04-18

摘要:  4月17日,氢能板块迎来一波热潮。四川金顶(600678.SH,股价5.54元,市值19.33亿元)、京城股份(600860.SH,股价9.65元,市值52.85亿元)以涨停收盘,亿华通(6883...

  4月17日,氢能板块迎来一波热潮。四川金顶(600678.SH,股价5.54元,市值19.33亿元)、京城股份(600860.SH,股价9.65元,市值52.85亿元)以涨停收盘,亿华通(688339.SH,股价37.07元,市值61.34亿元)、蜀道装备(300540.SZ,股价24.33元,市值40.09亿元)盘中触及涨停板。

  消息面上,近日来多地释放氢能源利好信号。

  4月16日,四川省研究进一步推动绿氢全产业链发展及推广应用工作会议召开,提出四川加快氢能高质量发展到了厚积薄发的关键阶段。同日,北京市发改委同北京市城管委联合印发《北京市2024年能源工作要点》,提出要推动氢能多场景应用。

  4月11日,上海市安亭镇人民政府举办中国氢能产业投资春季会议,由红杉中国、国绿投资等几十家头部金融机构、氢能企业等成员组成的国内首个氢能产业投资联盟揭牌成立,旨在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市场拓展等方面推动中国氢能产业全面发展。

  “氢”风可期,吸引市场资金接连涌入。但另一方面,氢能产业规模尚小、仍处于发展初期也是不争的事实。“氢能第一股”亿华通上市以来已连续四年亏损;多家氢能新贵冲击A股上市接连折戟;被归为氢能概念股的四川金顶则在股价快速上涨之际提示风险,称公司尚无任何形成收入的氢能源相关产品。

  多地吹起“氢”风 

  近日,“氢能源”再度成为吸睛热点。 

  4月14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开启访华之旅,将访问首站安排在了中德合资的博世氢动力系统(重庆)有限公司,参观该企业研发生产的氢动力产品及氢燃料电池解决方案,引发媒体、公众广泛关注。

  根据2023年12月引发的《重庆市九龙坡区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重庆市九龙坡区将在西部(重庆)科学城九龙坡片区陶家板块布局3平方公里承载空间,投资200亿元,打造集氢能科技园、氢能产业园、氢能产业示范应用基地“三位一体”的“西部氢谷”。

  在氢能产业发展方面,与重庆山水相依的四川同样不甘落后。4月16日,四川省研究进一步推动绿氢全产业链发展及推广应用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四川日报》在报道中表示,会上透露出一个信号——四川将对氢能产业采取超常规最大力度精准支持。

  同时,交通被视为氢能应用的“先导领域”。四川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积极挖掘政策空间,加大引导力度,探索氢能源汽车通行高速公路费用全免,鼓励对氢能源货车城区不限行,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全域推进氢能源设备更新。

  政策利好的春风率先在资本市场吹起涟漪。4月17日,四川金顶蜀道装备厚普股份(300471.SZ,股价9.52元,市值38.48亿元)等四川板块氢能概念股迎来股价大涨。同时,亿华通京城股份等业内名企也应声大涨。其中,亿华通在港股市场一度涨超40%。

  市场仍“蓄势待发” 

  目前,我国氢能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包括氢气制备、储存、运输和应用等环节。申港证券研报认为,随着技术进步与政策扶持推动,我国氢能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不过,氢能概念股受到资本追捧的另一面,是企业盈利难、行业规模小的现状。

  以亿华通为例,作为曾经的“氢能第一股”,上市以来已连续四年亏损。亿华通主要为客车及货车等商用车设计、开发并制造燃料电池系统及电堆。2020年—2023年,亿华通营业收入年年攀高,但期间始终未能盈利。2023年,公司预计归母净亏损2.43亿元,同比亏损增加0.76亿元。

  今年1月,亿华通在回复投资者关于业绩亏损的提问时曾表示,目前公司氢燃料电池系统尚处于产业化的初期阶段,产品更新换代较快,各方面投入不断攀升。尽管如此,公司相信随着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等产业支持政策逐步落地,氢燃料电池行业会不断发展。

  京城股份也在其2023年年报中做出风险提示,表示氢能及燃料电池目前在国内以商用车为主,主要应用在物流、公交和大巴等领域,尚处于蓄势待发阶段,受国家和各地方政策等较多不确定因素影响,公司在发展新业务、新市场开拓方面则会遇到不可预期的风险。

  2月底、3月初,四川金顶股价接连涨停,公司随后在公告中声明,“公司关注到在股吧有公司下属四川新工绿氢科技有限公司等子公司从事氢能源相关业务的讨论以及将公司归类为氢能源概念,截至目前,公司无任何形成收入的氢能源相关产品”。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硅料“至暗时刻”!价格早已击穿二线厂商成本线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