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市场 > 机构

3D打印赛道现大动作 未来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000亿元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3-03-09

摘要:  全球首枚3D打印火箭昨日发射。  美国相对论空间公司(RelativitySpace)宣布,在3月8日首次发射Terran1火箭,这是世界上第一枚3D打印火箭。  据悉,这枚3D打印火箭高33.5...

  全球首枚3D打印火箭昨日发射。

  美国相对论空间公司(RelativitySpace)宣布,在3月8日首次发射Terran1火箭,这是世界上第一枚3D打印火箭。

  据悉,这枚3D打印火箭高33.5米,据称是目前世界上尝试轨道飞行的最大3D打印物体。火箭的发动机也由3D打印技术制造而成。火箭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是1250公斤,但首次发射没有搭载任何客户的载荷。

  该公司表示,目前火箭85%的部分由3D打印而成,未来目标是将这一数字提高到95%。这次任务主要测试公司独有的3D打印技术。利用这项技术,该公司可以在60天内用原材料制造火箭,同时3D打印需要的零件也更少。

  3D打印未来增长动能强劲

  3D打印又称“增材制造”,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通过软件与数控系统将专用的金属、非金属以及医用生物材料,利用软件进行设计和优化,通过专用的打印设备按照挤压、烧结、熔融、光固化、喷射等方式逐层堆积,制造出实体物品的制造技术。

  相比传统的制造模式,3D打印可以生产结构复杂的高性能产品。同时,3D打印还具备高原材料利用率、缩短“设计-验证-生产”全流程周期,进而降低核心零部件制造成本、全生命周期成本、提高产品制造效率等。

  中信证券指出,2009年以来,我国3D产业迎来高速发展期。根据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数据,2022年行业产值有望达330亿元,过去10年30倍增长,细分领域诞生了多个龙头及独角兽

  国联证券表示,3D打印下游应用场景丰富,以航空航天、医疗、汽车为代表的三大应用领域空间广阔,其中航天军工领域在当前成熟度和未来增长空间方面优势较大,我国金属3D打印在航天军工领域有望快速渗透。

  Wohlers预测,2023年和2025年全球增材制造产业有望达298亿美元和853亿美元,对应人民币约为2100亿元和6000亿元。当前行业仍处于导入期,未来增长动能强劲。根据赛迪咨询数据,2024年我国3D打印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0亿元,相较2022年继续提升50%以上。

  2023年以来概念股普涨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3D打印指数成份股共22只。2023年以来,概念股平均涨幅16.14%,远超同期大盘。三六零苏大维格华工科技亚太科技等7股累计涨幅超20%,其中三六零涨幅76.91%居首。

  业绩方面,银邦股份亚太科技华工科技悦安新材等4股2022年净利润同比增长。另有铂力特高乐股份惠程科技机器人南风股份等5股扭亏。

  具体概念方面,华工科技具备激光增材熔覆加工技术,该技术是3D打印技术在工业上的应用之一,目前公司主要将该技术用于机械设备超大部件的修复及再制造方面。中航重机也属于正宗的3D打印题材,公司以航空技术为基础,建立了锻铸、液压、新能源投资三大业务发展平台。

  2023年以来,北上资金累计增持4只3D打印概念股,分别为机器人大族激光安泰科技和华工科技,增持量依次为2409.06万股、1953.72万股、346.98万股、121.05万股。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建筑业景气度持续回升 龙头3天大涨70% 多只概念股业绩有望增长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