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评论 > 评论

中泰证券:测算中国2025年车载储氢瓶市场规模48亿

来源:中泰证券研究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2-12-14

摘要:  一、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前景广阔,政策东风已至  双碳背景下,氢能在我国有广阔应用前景。2019年以来国家顶层设计密集出台,2022年3月《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出台,产业发...

  一、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前景广阔,政策东风已至

  双碳背景下,氢能在我国有广阔应用前景。2019年以来国家顶层设计密集出台,2022年3月《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出台,产业发展政策东风已至。燃料电池汽车是未来氢能应用的核心,也是政策推广支持重点,未来将呈现出与纯电动汽车互补发展的产业格局。

  二、氢能重卡渗透率提升推动车载储氢瓶需求快速增长

  基于续航里程长、载重能力强以及低温启动性能好等特点,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早期在固定路线、中长途运输以及高载重三类场景中相较于纯电动车有明显比较优势。公路运输占交通运输碳排放的86.76%,而重卡碳排放占公路运输碳排放的54%,降低重卡排放是交通运输业减碳的重中之重。两方面因素下,中长途重载商用车将成为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重点方向。根据中国氢能联盟测算,燃料电池重卡和长途汽车有较大概率在2025年前实现相对于纯电动汽车的成本优势,在政策补贴的推动之下,氢能重卡渗透率将加速提升。III型及IV型储氢瓶是车载储氢瓶的主流解决方案,氢能重卡携带储氢瓶数量多、容量大,氢能重卡渗透率提升将推动车载储氢瓶需求快速增长。

  三、规模提升+技术突破+原材料降价,车载储氢瓶降本路径清晰

  车载储能系统成本主要集中在燃料电池和储氢瓶,储氢瓶降本对燃料电池汽车成本的降低至关重要。具体降本路径有:1)规模化生产带来成本明显下降;2)作为车载储氢瓶主材的碳纤维在国产替代进程中价格中枢有望下降;3)IV型瓶质量更轻、成本更低、储氢密度更高、寿命更长,我国对IV型瓶技术的突破也将显著降低储氢瓶成本。总的看,车载储氢瓶降本路径清晰。

  四、测算中国2025年车载储氢瓶市场规模48亿,碳纤维需求7313吨

  假设:1)燃料电池客车和乘用车销量在2022年国补开始落地后稳步增长;2)燃料电池货车,尤其是重卡,是“以奖代补”政策支持的重点方向,预计在燃料电池整体销量中保持较高占比,2022年放量后在2022-2025年间依然保持较高销量增速;3)随着规模效应发挥、IV型瓶技术突破以及原材料降价,预计单车所用储氢瓶数量在2025年减少,并且价格由于成本降低预计出现明显下降;4)2022-2025的单瓶碳纤维用量分别为33、34、35、35千克。

  五、行业重点公司

  我国储氢瓶市场处于发展早期,进入者增多导致集中度趋于降低,且行业头部企业尚未实现盈利。目前已实现储氢瓶规模化应用的有国富氢能、中材科技京城股份等,金博股份也在IV型瓶上积极探索。

  六、风险提示

  氢燃料电池汽车补贴政策落地不及预期;IV型瓶技术突破进度不及预期;储氢瓶用碳纤维价格出现超预期上涨;供需测算偏差等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稳楼市“三支箭”效力初显 投行开足马力筛选客户备项目

下一篇:券商晨会精华:渗透率提升、自主可控、国企改革等主线值得布局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