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理财 > 论坛

易纲重磅发声!货币政策将继续从总量上发力以支持经济复苏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2-06-28

摘要: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6月27日消息,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就金融支持绿色转型、绿色信息披露、绿色金融国际合作、货币政策等问题接受了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记者专访。易纲在专访中明确表示,货币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6月27日消息,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就金融支持绿色转型、绿色信息披露、绿色金融国际合作、货币政策等问题接受了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记者专访。易纲在专访中明确表示,货币政策将继续从总量上发力以支持经济复苏,同时也要用好支持中小企业和绿色转型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谈货币政策:

  继续从总量上发力

  对于当前货币政策的取向以及将在支持全国经济复苏中发挥怎样的作用,易纲表示,今年以来,受疫情和外部冲击等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下行压力。货币政策将继续从总量上发力以支持经济复苏。同时,也要用好支持中小企业和绿色转型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易纲认为,中国的货币政策一直是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以实现就业最大化目标。

  就利率而言,易纲认为,过去10年,中国的市场利率水平稳中有降。自然利率水平主要由资本边际产出率和人口长期发展趋势所决定。中国利率形成机制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目前定期存款利率为1%-2%,银行贷款利率为4%-5%,同时债券和股票市场较为有效地运行。考虑到通胀水平,可以看出实际利率水平是相当低的,金融市场得以有效配置资源。

  在通胀方面,易纲表示,中国的通胀前景较为稳定,CPI同比增长2.1%,PPI同比增长6.4%。“保持物价稳定和就业最大化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他说。

  谈绿色转型:

  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促进

  在绿色转型方面,易纲认为,央行可以在绿色转型中发挥重要和积极作用,对此国际社会已有共识。就货币政策而言,央行首要和最重要的职责是维护价格稳定。不过,一些央行仍有政策空间,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促进绿色转型。

   “为促进绿色转型,人民银行做了很多工作。”易纲介绍,人民银行于2018年将优质绿色债券和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的合格抵押品范围,并在去年推出了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两个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均为1.75%,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为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项目提供低成本融资。

  此外,截至今年5月末,人民银行通过两个工具向相关金融机构累计发放资金2100多亿元,带动减少碳排放超60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约占中国年碳排放量的0.6%;去年5月,人民银行修订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将金融机构发放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业务纳入央行金融机构评级,以鼓励金融机构为绿色转型提供支持。

  “截至今年3月,中国绿色贷款余额已超过18万亿元,增长迅速。中国境内绿色债券余额约1.3万亿元,在全球位居前列。”易纲称。

  谈绿色信息披露:

  是促进绿色转型的关键

  “信息披露十分重要,是促进绿色转型的关键。”易纲认为,为公平高效地实施绿色货币政策工具,在实践中需注意防范“洗绿”、低成本资金套利、绿色项目造假等各类道德风险问题。因此,在设计和实施支持绿色转型的货币政策工具的全过程中,均要做到信息公开透明、监管严格到位。

  易纲举例称,碳减排支持工具要求金融机构按季度公开披露其发放的碳减排贷款金额、利率、支持项目数,以及贷款带动的碳减排数量等信息,人民银行将会同其他部门和独立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披露信息进行核实,公众知悉并对此进行监督也十分重要。 

  “为推动管理气候风险,人民银行去年开展了首次气候风险压力测试。从测试情况看,碳排放信息披露不充分仍是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易纲表示,为促进气候信息披露,人民银行去年发布了《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对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的形式、频次、应披露的定性及定量信息等方面提出要求,并已指导200余家金融机构试编制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包括环境风险的识别、评估、管理、控制流程。经第三方专业机构核实验证的发放碳减排贷款的情况及其带动的碳减排规模等信息,未来将适时推广到全国。

  谈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继续通过多双边平台推动

  易纲表示,在国际领域,人民银行与各方一道,积极引导市场资金支持气候变化应对。一是联席牵头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二是与欧方推进绿色金融分类标准趋同取得阶段性成果;三是以绿色金融打造绿色“一带一路”。

  此外,易纲表示,人民银行还同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等开展多领域交流合作,推动完善绿色金融监管标准。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通过多双边平台推动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更好地服务我国自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沪指站上3400点 踏空者该如何“上车”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