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复苏的人间正道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1-11-23
2021年已临近尾声。回顾全年,总体上看,世界经济在去年遭遇新冠肺炎疫情重创后,正在持续复苏之中。尽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世界经济增速最新预期下调至5.9%,但对比2020年的深度衰退,这一增长已是难能可贵。不过,世界经济上空仍然阴云不散。随着复苏动力有所减弱,世界经济存在的诸多脆弱性和潜在风险令人担忧。
脆弱性之一,新冠肺炎病毒依然猖獗。人类社会尚未走出疫情阴影,病毒依然在肆虐、蔓延,还没有得到全面、有效控制。一年多来,疫情在欧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反复出现,导致全球产业供应链不断受到冲击。
脆弱性之二,全球经济复苏不均衡。受全球新冠疫苗分配不均、各国政策支持力度不同等多重因素影响,发达经济体与低收入国家之间存在严重“疫苗鸿沟”,阻碍了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恢复,继续拉大国家贫富差距,导致全球生产和消费恢复不均衡,拖累全球经济复苏脚步。
脆弱性之三,经济刺激政策调整风险。去年以来,主要发达经济体史无前例地实行了无上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和财政刺激政策,为市场注入巨大流动性。这种超大规模宽松刺激、救助政策,对缓解本国企业和民众暂时性财务困难、稳定金融体系发挥了支撑作用,形成了局部金融市场繁荣,但同时也造成全球流动性严重过剩,债务杠杆大幅上升,并与全球商品供需错配、产业链断裂以及能源短缺等因素,共同推动全球通货膨胀水平持续上升。如果本轮大通胀得不到有效控制,势必严重侵蚀普通消费者购买力,导致经济滞胀,阻碍经济复苏。
美联储等主要经济体央行长时间、大范围的货币宽松和债务驱动政策,不仅使美国等发达经济体产生严重依赖性,也极大影响了世界经济和市场供需,扭曲了其他经济体政策传导信号。因此,对于全球经济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体来说,主要发达经济体一旦全面转向货币政策正常化,无疑是一个危险时刻。目前,美联储已经启动了缩债政策。接下来,主要发达经济体如何把握好政策退出时机和节奏,避免信贷过快收紧和金融市场动荡,对于巩固全球经济复苏势头十分重要。
面对世界经济的诸多脆弱性和潜在风险,国际社会毫无疑问需要携起手来,共同合力巩固经济复苏。加强多边合作遏制新冠疫情继续蔓延仍是全球经济复苏的关键。
一方面,国际社会必须全面行动起来,确保各国和地区都能及时公平地获得疫苗接种,减少全球新冠病毒感染率。新冠疫情是一场真正的全球危机,只有在全球范围内击退疫情,世界经济复苏才能得到保障。中国积极推动国际抗疫合作,率先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并捐赠了17亿剂疫苗和原液,为完善全球卫生治理、消除“疫苗鸿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另一方面,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领导人需采取积极、果断和包容的行动,抑制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摒弃以邻为壑观念,减少货币政策风险外溢,确保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大势,世界已经无法退回到彼此封闭孤立的状态,人类早已形成了互联互通、休戚与共、风雨同舟的命运共同体。国际社会只有团结合作,以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才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正确选择。
从长远来看,世界经济仍然处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复苏阶段,导致这次金融危机和衰退的深层次原因如发达经济体产业结构不合理、内部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并没有消除。与此同时,近代工业化以来积累的碳排放对气候和环境的压力,正在不断吞噬经济发展成果,威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人类未来、人民福祉,国际社会必须坚持多边主义,携手合作,推动能源转型,真正实现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
坚持全球共识,坚持多边合作,是抗击疫情的关键,也是促进全球经济复苏的关键。人们欣喜地看到,随着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国际主流社会正在重拾多边主义的法宝。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第一阶段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中美两国联合发布格拉斯哥强化气候行动宣言等事件为标志,国际社会在加强多边经济合作尤其是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等方面正在展现积极姿态。同时也说明,经济全球化依然具有强大生命力,与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等逆全球化思潮的博弈仍在顽强持续。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以自身的庄严承诺和实际行动,发挥了积极的、重要的倡导作用。
实践证明,坚持开放包容、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原则,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世界各国走出疫情阴霾、实现经济真正复苏的人间正道,更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世界的人间正道。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证券业持续发力绿色发展与创新创业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