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基金 > 评论

20只基金“痛别”市场 短债基金首现清盘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李树超  发布时间:2020-04-02

摘要:  自2017年以来如火如荼的短债基金如今风光不再,今年首现此类基金“清盘”,另有多只同类型基金规模触及清盘线,一季度清盘基金数量也随之增至20只。  多位行业人士认为,去年以来权益类基金赚钱效应凸显...

  自2017年以来如火如荼的短债基金如今风光不再,今年首现此类基金“清盘”,另有多只同类型基金规模触及清盘线,一季度清盘基金数量也随之增至20只。

  多位行业人士认为,去年以来权益类基金赚钱效应凸显,短债基金的吸引力明显下降。

  首现短债基金清盘

  部分产品触及清盘线

  4月1日,银华基金发布公告称,银华安享短债基金连续 4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可能触发基金合同终止情形,并对此进行提示性公告。

  按照银华安享短债基金合同规定,连续60个工作日出现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情形的,基金合同将终止并进行基金财产清算,且无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

  公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银华安享短债基金已连续4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若出现基金合同终止的情形,基金管理人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基金合同约定成立基金财产清算小组,履行基金财产清算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下半年以来基金公司争相布局的短债基金,在今年出现清盘的现象。今年3月20日,由于基金资产净值低于合同限制,融通超短债发布了基金的清算公告,自当天起,该基金进入清算程序,不再开放办理申购、赎回、转换等业务,成为2017年底以来首只清盘的短债基金。

  金鹰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副总经理龙悦芳认为,基金清盘是产品优胜劣汰和自然选择的过程。对于业绩管理优秀、公司渠道实力强的基金会快速抢占市场,实现规模和业绩的良性循环,而业绩表现一般、公司渠道实力有限的基金可能陷入规模流失,同时又影响业绩提升的恶性循环。

  她说:“此前有很多基金公司跟风发行短债基金,但由于缺乏良好的历史业绩和积淀客户,如果渠道实力也不是很强的话,很难守住规模,而一旦规模萎缩到1亿以下,操作余地又会受限,难度加大,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并最终走向清盘。”

  北京一家中型公募市场部人士也向记者透露,他所在公募的短债基金,2017年~2018年在腾讯、蚂蚁等互金平台上销量很大,鼎盛时期一天进一个亿,但2019年以来也整体呈现规模净缩水的状态。

  他认为,2019以来短债基金整体收益率下行,叠加权益资产赚钱效应凸显,都让短债基金的收益吸引力下降。虽然对标货币基金,中短债基金的收益还有微弱优势,但市场的“风口”已经过了,目前也不是公司重点持续营销的产品。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四季报,共有47家基金管理人总共成立了59只中短债主题基金(A、C份额合并计算),合计管理规模841.16亿元。在这些基金中,规模分化严重,鹏扬利泽、财通资管鸿益中短债、平安如意中短债规模超过百亿元,而规模低于2亿的基金也多达11只,占比为18.64%,更有3只产品规模低于5000元清盘线。

  一季度20只基金清盘

  同比减少56%

  整体来看,今年一季度尤其是前两个月股市整体回暖,各类型基金的清盘压力已大幅缓解。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进入清算期和已经清盘的基金数量为20只,比去年同期减少26只,同比减少56.52%。

  龙悦芳认为,去年一季度权益类基金清盘较多,是因为2018年股市持续低迷,且跌幅较大,导致部分基金规模萎缩并最终清盘。而2019年多数基金都有正收益,在赚钱效应下,今年清盘基金数量整体会出现明显缓解。

  从清盘基金类型看,与去年同期超半数为混合型基金不同,今年一季度债券型基金居多,清盘数量为8只,混合型基金和被动指数债基各有4只,指数型基金3只,还有1只为QDII基金。

  龙悦芳认为,今年权益类基金清盘数量和比例锐减,主要原因是今年年初一波股市行情吸引了很多资金申购,随后市场快速下跌,使得很多新申购基金被套,受损的资金短期可能也不会赎回。

  她认为,相比股市的赚钱效应,债基收益相形见绌,可能导致该类型基金被部分赎回。另外,叠加很多基金同质化的现象,类似的低风险、低收益的理财产品较多,市场竞争激烈,缺乏业绩优势和渠道优势的债基吸引不到资金,也会面临清盘的命运,“预计未来基金行业这一趋势还会延续,产品的优胜劣汰是市场化竞争的必然结果。”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头部基金去年净利超10亿元 中小基金艰难求生存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