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复工复产 金融政策再加码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0-03-12
为更好发挥专项再贷款再贴现政策作用,支持疫情防控保供和企业纾困发展,3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进一步把政策落到位,适当下放信用贷款审批权限,加强审计监督等措施。此外,会议还提出抓紧出台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措施,并额外加大对股份制银行的降准力度,促进商业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贷款支持,帮助复工复产,推动降低融资成本。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有助于实现精准纾困,额外加大对股份制银行的降准力度,有助于中小型银行更好防范风险,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将迎年度动态调整
近期来,为抗击疫情并有序推动经济社会恢复发展,管理层持续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春节假期后,央行已通过公开市场逆回购、MLF操作等累计释放流动性3万亿元,设立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并引导LPR下行,有效降低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为进一步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稳增长,稳健的货币政策依旧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进一步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在2月24日召开的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发布会上,央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近期普惠金融定向降准也将进行年度动态调整,将有更多达标银行得到优惠政策支持。在另外一场国新办发布会上,央行副行长刘国强也透露,下一步择机实施2019年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动态考核,释放长期流动性。
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指的是央行为支持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业务而对符合考核标准的商业银行实行的准备金优惠政策。目前,我国已确立了“三档两优”的存款准备金率新框架。第一档大型银行是12.5%,第二档中型银行是10.5%,第三档小型银行是7%。执行“两优”后,大多数小银行、服务县域的金融机构实际存款准备金率是6%。
2019年1月25日,央行开展2018年度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动态考核。达标金融机构分别享受0.5个或1.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优惠,净释放长期资金约2500亿元。
“目前复工复产各环节尚未完全协同,产业链、供应链还存在阻滞环节,实体经济需求偏弱,尤其是众多小微企业仍然面临生存、生产困难,需要更大力度、更加精准的金融纾困。在这种情况下,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是十分急迫和必要的。”在温彬看来,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具有较大操作空间,是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灵活适度的具体体现。
从国外来看,近期多国央行同步降息或跟进美联储降息,开启新一轮货币政策宽松周期。市场普遍认为,此举亦为我国货币政策打开空间。从国内来看,2月我国CPI同比增长5.2%,涨幅较1月回落0.2个百分点,下行趋势基本确定,通胀对货币政策的牵制逐渐减弱。
首提额外加大股份行降准力度
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于2018年实施,聚焦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以及农户生产经营、创业担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助学等贷款。2019年起,央行进一步降低定向降准门槛,将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小型和微型企业贷款考核标准由“单户授信小于500万元”调整为“单户授信小于100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央行实施“三档两优”政策以来,首次提出额外加大对股份制银行的降准力度。
为何此次额外“关照”股份行?温彬就此表示,股份制银行体制机制相对比较灵活,从客户定位来看,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在当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特别是支持中小微企业方面,有独特优势;另外,股份制行产品服务比较多元化,因此,此次专门提及对股份行加大降准力度,是要发挥股份行支持中小微企业的比较优势。
另外,贷款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疫情期间逾期罚息减免等一系列纾困措施实施后,难免对银行盈利水平和资产质量产生影响。而相比于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更需要额外降准等政策支持,从而实现更好地防控风险,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而此前,股份行并不在央行再贷款支持之列。比如央行2月初推出的3000亿再贷款,主要通过六大行、国开行、农发行、进出口银行及10省市地方法人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他们从央行获得的再贷款利率为1.65%。另外,2月25日国常会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5000亿元,也重点用于中小银行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
事实上股份制银行的负债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从去年的数据来看,股份制银行个人/单位定期存款成本都远高于国有大行,可以看到明显的分化态势。
光大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相比大型银行,股份行一方面同业负债占比高,另一方面一般性存款中主动负债(含结构性存款、同业存单、协议存款等)占比较高。主动性高成本负债占比今年以来依旧呈现攀升态势,降准有助于部分缓解股份行资金端成本压力。
附 春节后国常会主要内容一览:
2月5日:决定在前期针对疫情防控已出台各方面措施的基础上,再推出一批支持保供的财税金融政策。用好专项再贷款政策,支持银行向重点医疗防控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生产、运输和销售的重点企业包括小微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由财政再给予一半的贴息,确保企业贷款利率低于1.6%。
2月11日:要求解决重点医疗防控物资生产企业尽快达产所面临的资金问题,同时各地各部门要建立企业应对疫情专项帮扶机制,纾解企业特别是民营、小微企业困难。通过减免国有物业房租、下调贷款利率、延期还本付息、完善税收减免政策等,实施临时性支持措施。
2月18日:部署不误农时切实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决定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和实施企业缓缴住房公积金政策,多措并举稳企业稳就业。
2月25日:确定鼓励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贷款给予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安排,并新增优惠利率贷款部署对个体工商户加大扶持。其中提到,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5000亿元,重点用于中小银行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同时,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至2.5%。
3月3日:部署完善“六稳”工作协调机制,有效应对疫情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确定支持交通运输、快递等物流业纾解困难加快恢复发展的措施;决定加大对地方财政支持,提高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能力。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