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智库 > 智库

巨震市中的“避险之地”:新三板深改行情风景独好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0-03-11

摘要:  3月10日,受外围市场影响,A股早盘一度出现大跌趋势,但随后快速收复失地,并且在下午绝地反弹,各主要指数最终都以近2%左右的涨幅结束了这一天“大起大落”的行情。  事实上,自2月3日开盘以来,在疫...

  3月10日,受外围市场影响,A股早盘一度出现大跌趋势,但随后快速收复失地,并且在下午绝地反弹,各主要指数最终都以近2%左右的涨幅结束了这一天“大起大落”的行情。

  事实上,自2月3日开盘以来,在疫情复杂的演变之下,A股已经数次巨震。而与此同时,资本市场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新三板市场则“风景独好”,重新赢得投资者的关注。

  由于其市场自身特性,新三板市场在持续走高的过程中,并没有出现令投资者捉摸不定的震荡行情,另一方面,2020年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政策落地,也进一步强化了市场上攻逻辑。

  种种利好因素刺激之下,一些市场人士甚至开始喊出,新三板市场或是当下资产避险之地。

  风景独好

  两组数据可以看出新三板行情的火热。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以2月4日开始,截至3月10日,新三板做市指数和新三板活跃指数累计涨幅分别达到了12%和16%,仅次于创业板指数和深证成指19%和17%的涨幅,但要高于上证指数不到9%的涨幅。

  如果将时间线拉长来看,新三板市场的此次由改革所引导的行情涨幅,更是要超过A股几大主要指数。根据记者统计,自2019年10月28日起至今,新三板做市指数和三板活跃指数的涨幅高达38%和55%,同期创业板指数涨幅为28%,而上证指数涨幅仅有1%左右。

  “预计转板指导意见的发布,将进一步提升新三板市场关注度。”申万宏源新三板研究负责人刘靖表示。

  从新三板市场的行情来看,个股的表现主要集中于两大板块,一个是精选层预期板块,另一项是转板预期板块。

  “深改以来,新三板市场持续上扬的核心逻辑一直没有变过,就是精选层预期,另外是贯穿这一两年的转板逻辑。不过转板新规之后,精选层和转板的重点股票或有重合的可能性,可能会进一步强化一些个股的走势。”北京地区资深新三板投资者黄璞告诉记者。

  正如其所言,精选层落地后,解决了困扰新三板公司多年的制度问题,例如投资者结构的改善,交易方式以及退出预期等。近期,精选层企业除了吸引市场存量资金的目光外,也有不少场外资金在陆续进场。

  资金追捧之下,一些新三板龙头企业的涨幅令人咋舌,甚至出现了数只“十倍股”,如精选层龙头贝特瑞,2018年10月30日时股价仅有5元,截至2020年3月10日,公司股价已接近60元。

  而具有精选层预期的多家创新层做市企业,也在过去半年时间里完成了估值和股价的翻倍。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从2019年10月28日至今,创新层做市企业股价翻倍的企业数量多达36只,是目前创新层做市企业数量的15%。

  而在3月6日证监会发布《转板指导意见》之后,具有转板预期的个股将会是市场持续关注的热点公司。

  根据刘靖的分析,投资者可以关注市值大于10亿且已经公告精选层筹备的公司,同时这些公司的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率要大于0。

  同时刘靖还指出,关注转板标的时要注意部分上市公司子公司的情况,这部分公司可能因为无法符合分拆上市条件,最终无法转板成功。

  对于新三板的独立行情,新三板资深研究人士彭海也表示,主板大幅波动主要受经济触底预期和货币宽松预期影响,近期主要国际疫情蔓延加剧了波动。而新三板这轮上涨的逻辑与深改带来的估值修复相关。虽然疫情会让拟精选层企业进程受一点影响,但市场上涨逻辑并未变化,而上周五出的转板政策更有望进一步支撑市场上涨。

  是优势也是隐患

  不过,一些市场人士开始喊出新三板可作为资产避险之地,并不是单纯因为新三板市场近期良好的二级市场表现,更重要的是其抗波动性。

  事实上,不仅是3月9日,近期A股受到外围市场影响导致的行情波动,均没有影响到新三板,其正在形成自己独立的改革行情,背后原因或是其流动性和投资者结构。

  目前,A股国际化进程加快,外资已成为A股重要的投资者,加上互联互通机制的逐渐成熟,A股和海外市场的关联性越来越高,因此外围市场的影响会快速敏感地反馈至A股市场。

  “但相比之下,新三板市场则更像是一个国内的证券交易市场,尽管政策端没有对外资投资新三板做出严格的限制,但时至今日并没有数据显示外资进入新三板市场。这也就使得新三板市场和外部市场的关联并没有A股那么强烈。”泽浩投资合伙人曹刚认为。

  其次,即便改革至今,新三板市场也并没有出现很大程度的流动性改善,因此相对A股市场,三板市场的交易更不充分且不敏感,这也让新三板市场很少和A股同步。

  不过,上述两项因素是新三板市场抗外部风险的核心因素,但也是目前制约新三板市场发展的关键问题。

  “新三板成交量和A股相比差太多,同时投资者结构单一。从中短期来看,这样的市场特性确实能够抵御因外部市场变动所带来的市场不确定性,但中长期来看,市场容量有限,对企业和投资者来说都是绝对利空。不过监管层也意识到要改善这些问题,外资投资新三板市场已经得到政策的鼓励,另外投资者适当性已大幅调低,公募基金入市也整装待发,现阶段而言新三板是充满了机遇和挑战的一个独立市场。”北京地区一位长期关注新三板市场的基金经理表示。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新三板改革复制“科创板速度” 精选层IPO申报最快或月内启动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