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时讯 > 时政

不断细化支持政策 为疫情防控提供精准金融服务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0-02-25

摘要:  2月2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主题为“为疫情防控提供精准金融服务”。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彭立峰,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一级巡视员叶燕斐、副局长吉昱华,就信贷支持、债券市场、银行...

  2月2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主题为“为疫情防控提供精准金融服务”。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彭立峰,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一级巡视员叶燕斐、副局长吉昱华,就信贷支持、债券市场、银行线上服务、保险赔付等问题回答了媒体提问。

  专项再贷款资金发放重点把好三道关

  如何确保专项再贷款资金用于疫情防控领域?彭立峰介绍,目前人民银行已经会同有关部门对于疫情防控资金使用建立了全流程监控,重点是把好三道关。

  第一道关是把好重点企业名单关,要对企业进行严格筛选,确保进入名单内的企业符合财政部等五部委文件规定的支持范围。

  第二道关是要把好优惠贷款的发放关。首先要压实银行责任,承贷银行是第一责任人,要跟踪监测贷款运用情况,确保贷款用于疫情防控的领域。其次,人民银行也建立了电子台账,跟踪贷款运用情况。第三是企业拿到贷款支持后还要到财政去贴息,财政部门也会对中央财政的贴息情况进行监督。

  第三道关是把好整个流程的审计关。按照目前的工作机制,审计部门全程参与监督、获取实时共享信息,保证贷款的公正和公平。对于日常监测中发现的大额贷款异常信息,人民银行会及时提交给审计部门予以关注。

  彭立峰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会进一步增强政策透明度,主动接受舆论监督,确保资金真正用于疫情防控最需要的地方,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疫情对债市违约风险影响总体可控

  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内对部分行业企业的收入和盈利能力会产生负面影响,这会对企业已发行债券的履约情况产生什么影响?彭立峰表示,这对债券市场影响总体可控,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受疫情影响的企业,比如餐饮旅游企业的债券规模在全市场融资规模比重不高,大概1%左右,不会推高整个债券市场的违约风险。

  其次,疫情发生以来,人民银行加强逆周期调节,超预期投放流动性,债券市场流动性比较充裕,债券融资成本下降。目前,一年期和三年期AAA级的中期票据收益率分别是2.75%和3.05%,比春节之前下降了30个基点左右,债券融资成本的下降有利于企业接续债务。另外,对于受到疫情影响的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发债也设立了“绿色通道”,发行效率的提高也有利于缓解企业再融资压力。

  第三,从全市场来看,尽管今年公司信用类债券到期兑付规模仍然比较大,但是增速和去年相比较低,特别是民营企业到期兑付的规模明显下降,预计债券违约风险总体上有所缓解。

  银行应发展金融科技提供线上服务

  疫情之下,一些金融机构为消费者提供了在线的“非接触式”业务,如何在管控风险的同时,采取更多措施推动银行机构扩大在线业务范围?对此,叶燕斐表示,要做好线上业务,金融机构首先需要增强自身金融科技的硬实力,增强研发投入。小型金融机构可能自身缺乏研发投入,可以在分清权利和责任的前提下,与有公信力、有诚信的金融科技公司加强合作,提高金融科技应用能力。

  另外,叶燕斐谈到,金融机构也要修订好业务制度和业务流程,使之更加适应线上办理业务的需要。同时,加强与其他部门的互动,加强数据共享。

  监管部门同样需要就特殊情况作出政策上的完善。叶燕斐说,对电子单证、电子影像、电子签章、电子数据的政府合规性、合法性要充分认同,“不能一定要拿纸质的证据或者有人手签的字、手按的印才算合规,这过于教条了,监管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和线上办理业务的变化,各方面的努力可以促进线上办理业务更顺利和更便捷。”

  叶燕斐认为,金融机构可以更好利用这段时间来发展金融科技,这对金融机构来说是非常好的机遇。监管部门需要适应这种发展需要,去思考监管科技如何更加数字化、智能化,在某些方面提高容忍度,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适应科技金融发展的需要。

  提供更优质保险供给做好理赔服务

  吉昱华介绍,疫情发生以来,各保险公司按照监管要求,多措并举做好保险理赔服务。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快速理赔。目前各家保险公司都开通了理赔绿色通道,同时,积极利用现代科技,通过互联网、手机APP等网上手段进行理赔服务。据统计,大多数客户提交理赔申请之后在当天能够完成理赔,最快5分钟内完成理赔。

  第二,方便理赔。在特殊时期,100多家保险公司不同程度取消了定点医院、观察期、免赔额等理赔限制,对出险的客户应赔尽赔,对正在隔离治疗的患者给予了赔付款或慰问金,体现了保险的人文关怀。

  第三,主动扩展保险责任,将新冠肺炎纳入意外险、疾病险保障范围,取消“特定传染病”等免责限制。目前,共有68家财产保险公司通过扩展产品责任等方式开发了600多款保险产品,70家人身保险公司在不增加保费的前提下,把1210款产品责任范围扩展到新冠肺炎,惠及到大量保单持有人。

  吉昱华表示,下一步银保监会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继续支持并鼓励保险公司对现有产品扩展保险责任,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提供符合疫情防控需求的保险产品,加大政策执行和监管力度,督促保险公司将承保和理赔服务落到实处,同时推动行业产品创新发展,不断丰富保障责任,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保险供给。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抗击疫情 保险业进一步升级保险保障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