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智库 > 智库

铺就“双创”对接资本快速路 新三板服务实体经济收获实效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9-10-23

摘要:  服务9200余家挂牌企业,万余次发行帮助企业累计融资近5000亿元,一批符合经济转型升级方向的创新创业企业获得创新发展的资本支持,千家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挂牌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实现产业整合和转型...

  服务9200余家挂牌企业,万余次发行帮助企业累计融资近5000亿元,一批符合经济转型升级方向的创新创业企业获得创新发展的资本支持,千家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挂牌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实现产业整合和转型升级……

  截至10月15日,74家新三板挂牌公司通过IPO上市,已在科创板上市的新三板挂牌公司有5家,已申报科创板的挂牌公司有45家,占目前申报企业总数的27.28%。

  设立于2013年1月的新三板市场经过近7年发展,交出了这样一份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双创”国家战略的答卷。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三板市场的设立、发展,逐步弥补了资本市场服务中小微企业的短板,铺就了创新创业企业对接资本的快速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呈现出增速调整、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的新特点,作为创新活动主力军的中小企业愈发显著地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相比银行市场,资本市场具有更好的风险识别和风险代偿功能,在拓宽中小企业投融资渠道、激发微观主体创新创业活力、助推经济增长动能转换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也承担着更重的使命。

  新三板是我国资本市场一个“外无参照、内无先例”的实践。经过近7年发展,这个年轻的市场逐步构建了契合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企业特点和需求的市场制度体系。重点包括以主办券商为核心的市场化遴选机制,多元化的融资和交易制度,高度市场化的并购重组制度,以市场分层为基础的差异化制度服务体系,以市场公示为抓手构建的声誉约束机制等。

  从运行效果看,新三板拓宽了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覆盖面、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对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升级起到了促进作用,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记者从权威渠道获取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新三板9200余家挂牌公司中,中小微企业占比94%,民营企业占比93%,高新技术企业占比65%,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合计占比72%。

  新三板设立以来,共有6388家挂牌公司发行10516次,累计融资4911.39亿元,近1500家尚未盈利的公司成功实现股权融资;同时,新三板挂牌公司累计实施并购重组1421次,交易总额2077.95亿元;140家挂牌公司被上市公司收购,涉及金额917.21亿元。

  资深专家分析,新三板通过不断发展自身,不仅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了资本支持,还综合带动多方资源,改善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新三板的设立发展拉长了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链条,打通了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畅通了资本市场对接地方政府共同培育服务企业的渠道。

  目前,新三板挂牌公司已经覆盖境内的所有省域,地级市的覆盖率也超过了90%,VC/PE持股的挂牌公司数量占比超过60%。一大批新三板企业通过挂牌完善了公司治理、获取了发展所需的资金,完善了资产定价,加快了业务整合。

  新三板是党的十八大以后正式投入运行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也是我国第一家公司制运营的证券交易场所,新三板的设立标志着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资深专家表示,自设立以来的近7年运行过程中,新三板市场把稳了服务中小企业及民营经济、公开市场、场内市场的定位。

  首先,新三板是资本市场服务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重要基石,在服务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新三板是经国务院批准、依据证券法设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挂牌公司依法纳入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股东人数可以超过200人。依据这些规定,新三板可以允许公开发行证券的挂牌,也可组织证券的公开转让,挂牌公司作为公众公司,履行公开信息披露义务。新三板属于公开市场具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再者,新三板是场内市场。专家表示,是否具备集中的交易场所是判断场内和场外市场的重要标准。新三板自成立伊始就是证券法规定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实施证券集中交易、集中登记和账户一级托管,提供标准化产品,形成了完备的规则体系,按照公开市场要求实施信息披露监管等,符合场内市场的所有特征。

  记者获悉,证券法(修订草案)第三次审议稿中,对新三板的市场定位予以了明确确认,规定新三板与证券交易所均为证券集中交易提供场所和设施,组织公开发行及非公开发行证券的交易。

  市场人士提出,成立近7年来,新三板拓宽了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覆盖面,规范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创新创业资本形成,为支持科技创新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下一步,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面临由大到强的效率革命和质量革命,新三板将承担更重的使命,也必须以问题为导向,推出更加深入、全面的改革。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深化新三板改革时机成熟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