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基金 > 评论

“大而全”难敌“小而优” 中小基金领跑业绩榜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9-03-29

摘要:  扩张基金产品规模,获取更多的管理费收入,是基金公司运营的主战略。但如果将视角切换到基金经理身上,那得到的答案会显著不同。  “从基金经理的角度来说,基金产品规模太大反而不利于做出业绩。”一位曾共同...

  扩张基金产品规模,获取更多的管理费收入,是基金公司运营的主战略。但如果将视角切换到基金经理身上,那得到的答案会显著不同。

  “从基金经理的角度来说,基金产品规模太大反而不利于做出业绩。”一位曾共同执掌过百亿规模基金的基金经理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从历史经验来看,资管规模在10亿-20亿元之间的基金产品,管起来最舒服。”

  事实上,从业绩榜的排名来看,领跑在前列的也常常是中小基金。以今年为例,数据显示,截至3月27日,剔除指数基金后,在股票型和偏股型基金业绩排名榜上,前十名中,仅有1只基金规模在10亿元以上,而在前100名中,仅有18只基金规模在10亿元以上,超过20亿元的则少至8只。业内人士认为,从历史表现来看,基金规模与基金业绩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规模过大其实并不利于基金操作。

  “爆款”基金难出彩

  动辄百亿元规模的“爆款”基金,常常成为业内津津乐道的焦点。但如果落实到业绩表现来看,“爆款”基金的中短期表现却难以令人称道。

  以一日吸金300亿元的兴全合宜为例,根据数据,成立于2018年初的这只基金,截至3月27日,其今年以来的收益率为16.19%,不仅在业绩榜中排名中下游,而且还较同期沪深300指数涨幅落后了8个点之多。值得注意的是,截至3月27日,兴全合宜的净值为0.9672,在逾500只基金已经回补2018年亏损的背景下,该基金仍未“回本”。

  上海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则显示,历史上发行总份额超100亿份的股混基金中,成立后第一、第二和第三年的业绩表现在同类型基金中位列前10%的产品占比仅2.00%、5.77%和7.27%,而列后20%的占比则分别为32.00%、26.92%和41.82%;基金成立后第二年末和第三年末总份额腰斩的产品占比分别达22.86%和57.14%。

  某基金分析师认为,近年来“爆款”基金的首发规模动辄百亿元,虽然反映出明星基金经理强大的“吸金”能力,但过大的资产管理规模,对基金经理的操作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由于规模过大,“爆款”基金在资产配置时,单只股票的配置比例就不能高,尤其是中小市值的成长股,否则容易导致建仓中过高的冲击成本,以及持仓时存在流动性风险等,这样就很难更好地分享成长股的投资收益,在市场风格偏向成长股时业绩容易落后。

  规模与业绩的平衡

  在投资者眼里,基金产品业绩表现不佳是基金经理的责任。但这个观点放在“爆款”基金的基金经理身上,却并非完全适用。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基金经理认为,管理单一基金产品的规模应该有极限值,一旦突破这一极限值,基金经理就需要重新考虑该基金产品的投资逻辑,并在资产配置中进行自己可能并不情愿的分散组合。在基金经理眼里,适度的产品规模,更有利于做出更好的业绩。

  上海证券则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从某种程度上说,不同规模基金投资运作逻辑的差异并非是基金经理的主动选择。首先,随着规模的增长,为保证分散性和流动性,基金经理要将更多的产品纳入投资视野,使得其难以集中精力聚焦于可以覆盖的少数股票;其次,当资金量增大,部分成长性强但规模小且流动性差的个股已难以对基金业绩抬升起到显著的经济效益,由此基金经理不得不转向大盘蓝筹风格。

  上海某基金经理则认为,从长期来看,组合投资的分散性,能够降低短期波动的风险,规模较大的基金业绩会相对比较稳定。但是,需要警惕的是,如果基金规模扩张至四五十亿甚至百亿以上的时点恰逢A股在顶部的时候,这种基金的长期业绩就会难看。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3000点震荡成调仓窗口 基金经理聚焦科技股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