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时讯 > 文化

喜庆撒钱助兴纵横说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汪圣铎  发布时间:2017-02-28

摘要:    喜庆的时候抛撒礼品助兴,这是古往今来都常见的事。我国古代喜庆的日子里,往往抛撒钱币(有时是金币),则是有钱文化色彩的一种现象。  撒钱助兴,起源于何时,已难考定,于是人们想...

    喜庆的时候抛撒礼品助兴,这是古往今来都常见的事。我国古代喜庆的日子里,往往抛撒钱币(有时是金币),则是有钱文化色彩的一种现象。

  撒钱助兴,起源于何时,已难考定,于是人们想到隋李百药《北齐书》卷三一《王昕传》的如下记载:

  王昕字符景,北海剧人。六世祖猛,秦苻坚丞相,家于华山之鄜城。父云,仕魏朝有名望。昕少笃学读书,太尉汝南王悦辟骑兵参军。旧事,王出射武服持刀陪从,昕耻之,未尝肯依行列。悦好逸逰,或驰骋信宿。昕辄弃还……悦数散钱于地,令诸佐争拾之,昕独不拾。悦又散银钱以目昕,昕乃取其一。

  显然,王昕是位很有个性、颇有操守的人,汝南王司马悦是他的上司,几次故意往地上抛撒铜钱、银币,让下属们捡拾,王昕都不拾,直到上司示意要他拾,他才勉强拾了一枚。他这种金钱面前不动心的节操受到后人普遍称赞。可惜,引文中没有涉及汝南王为什么撒钱,撒钱是否同喜庆相关,从情理讲,每次撒钱总该有个“由头”。

  喜庆撒钱,其中一种是“撒帐”,笔者以前曾撰文述唐中宗给侄女荆山公主办喜事曾撒帐。又据载,唐玄宗平定了叛乱,巩固了皇位,搞了一次聚会,也撒了金钱,拾钱的同样是朝中高官:“[先天二年九月]巳卯,宴王公百寮于承天门,令左右于楼下撒金钱,许中书门下五品已上官及诸司三品已上官争拾之。”(《旧唐书》卷八《玄宗本纪》)

  宋代关于撒金钱的记载较唐代多,而且撒帐钱有由宫廷扩展到民间的趋势。据记载,宋太祖“乾德四年二月十一日,修崇元殿。帝召近臣及侍卫军校观上梁,各赐金钱、酒食,[赐]役工钱、帛有差。左右街僧道、商贾并于殿前,以金钱、果食自新殿上散掷,恣令争之。”(《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一一)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被允许拾钱的,已不仅仅是贵族、高官、近臣,似还有普通百姓。又据载,宋太宗雍熙四年四月丁未,“习射琼林苑,登楼掷金钱、缯采于楼下,纵民取之”。(《宋史》卷五《太宗纪》)也是允许普通百姓捡拾金钱。又宋李攸《宋朝事实》卷七《道释》记:“大中祥符元年,建玉清昭应宫太初紫微殿宝符阁。上梁日,上皆亲临护。其日大合乐……散掷金钱、饼果。”这次是朝廷因要“以神道设教”,给所谓“天书”建阁,以致在上梁时散掷金钱,这是同以往不同的,有些宗教色彩。宋徽宗是中国古代有名的花花太岁式的皇帝,生活最奢侈,撒金钱的事自然多于往常。周辉《清波杂志》卷四《汴都旧事》记:“政宣间,以戚里数值诞皇子入内称贺,盛饰群立于露台,人各许携一从婢。起居毕,自殿上撒包子及成束金钗、金银钱,俾众婢争夺……殿上以为笑乐。”又张知甫《张氏可书》记:“宣和预赏,每掷金钱于楼,上以为戏笑。”宋徽宗抛撒金银钱,管演出的教坊使迎合皇上,写了一曲《撒金钱》,成为流传后世的一篇这方面的专题艺文。请看佚名《大宋宣和遗事》前集关于此事的记载:

  [宣和六年正月十四夜]撒金银钱这四个得了圣旨,交撒下金钱、银钱,与万姓抢金钱,那教坊大使袁陶曾作一词,名《撒金钱》:“频瞻礼,喜升平,又逢元宵佳致。鳌山高耸,翠对端门,珠玑交制,似嫦娥降仙宫,乍临凡世。恩露匀施,凭御栏,圣颜垂视,撒金钱,乱抛坠,万姓推抢,没理会,告官里。这失仪,且与免罪。”(参明陈耀文辑《花草稡编》卷一四《中调·撒金钱》)

  袁氏此作,实在没有什么水平,但对于我们了解当时情景,或许还是有助益的。明代彭大翼《山堂肆考》卷八《时令》还记述了一则传说,讲宋徽宗宣和六年上元节,宋徽撒金钱时。有对夫妻因人群拥挤,互相失散。结果妻子被挤到宋徽宗赐御酒处,动了邪念,偷了赐酒用的金杯,被逮住。宋徽宗不愿被她扫兴,就罚她赋诗,不想此妇賦诗极佳,宋徽宗即下令将金杯赏赐给她,并令人送她回家。故事有几分可信度很难说清,但却也反映了撒金钱时的热闹场景。

  宋代皇上撒金钱影响了民间,于是就有民间婚嫁中的“撒帐”。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娶妇》记北宋汴京新婚夫妇“拜毕就床,女向左、男向右坐,妇女以金钱及采果散抛,谓之撒帐”。吴自牧《梦梁录》卷二十《嫁娶》则记南宋临安(杭州)民间婚嫁“再坐床,礼官以金银盘盛金银钱、采钱、杂果撒帐”。既是京城如此,各地难免不效仿。

  说到明代的撒金钱,就要讲到一则颇与王昕类似的事。《明史》卷一六三《李时勉传》载:“宣德五年,修《成祖实録》成,迁侍读学士。帝幸史馆,撒金钱赐诸学士,皆俛取,时勉独正立,帝乃出余钱赐之。”而李时勉的学生彭琉所撰《行状》所述同一事又有小异:“先生讳懋,字时勉,号古廉,姓李氏……[宣德]五年庚戌五月……一日,驾幸史馆,撒金钱赐儒臣,拾者争趋前,先生独退立不进。宣宗皇帝独呼前拾,故得金钱尤多。”(《古亷文集》卷一二附录《李懋时勉行状》)据此,李时勉实际应称李懋,时勉是他的字。皇帝撒金钱,李懋不拾,皇帝特别叫他来拾,大约别人看到皇帝下令了,不敢再拾,所以,结果是李懋拾得最多。这一结果与王昕就大大不同了。

  撰人不详的《广异记》记述了一则鬼的故事,涉及撒帐钱。大致情节为:潞城县令周混的妻子,名叫韦璜,容色妍丽,性情聪慧。生有二女,唐代乾元年间去世,一个月后,忽然回到家中,对家里人说:“我已见过阎罗王,太山府君嫁女,知我能妆梳,所以派我去帮忙。太山府君嫁女婚事办得很隆重,令我为她化妆。”韦璜特别言及:“府君家撒帐钱甚大,四十鬼不能举一枚,我亦致之,因空中落钱,钱大如盏。”她从周家借了位婢女去太山府帮她,事后又将化妆剩下的脂粉等赠送家人。又吟了一首五言诗给小姑,又吟了二首给丈夫。因大嫂对鬼有疑心,曾让人作法排斥,就又吟一首给大嫂:“赤心用尽为相知,虑后防前只定疑。案牍可申生节目,桃符虽圣欲何为。”(《太平广记》卷三三七《韦璜》)。故事凄婉曲折,跌荡动人,而四十鬼抬一撒帐钱的情节尤非寻常人所能构想。

  关于撒帐钱的诗不多,就中唐人张铉(一作梁铉)《天门街西观荣王聘妃》值得一读:

  帝子乗龙夜,三星照户前。两行宫火出,十里道铺筵。

  罗绮明中识,箫韶暗里传。灯攒九华扇,帐撒五铢钱。

  交颈文鸳合,和鸣彩凤连。欲知来日羙,双拜紫微天。(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卷一八九《省试》)

  诗虽无思想性,但将亲王娶妃的场景描绘得很生动,对我们了解唐代撒帐钱颇有帮助。清代毛奇龄的诗写了当时官宦人家婚庆场景:

  都省双轮控玉覊,荷花卷作合欢巵。华堂挟瑟弹三调,绣户张灯挂百枝。

  入魏陈群还绕膝,渡江卫玠早能诗。开元旧赐金钱串,散在屏前撒帐时。

  (《西河集》卷一八三《赠新娶梁司马夫子之孙》)

  可知以钱撒帐的习俗到清代仍在沿袭。不知收藏家们搜集到了古往今来的哪些撒帐钱。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过上当代诗意生活

下一篇:跨界金融与武学殿堂 读《中国武学》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