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基金 > 评论

资管新规剑指份额分级 分级基金或退出市场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7-11-22

摘要:  上周五,央行网站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资管新规”)规定,公募产品不得进行份额分级。  “一石激起千层...

  上周五,央行网站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资管新规”)规定,公募产品不得进行份额分级。

  “一石激起千层浪”,如何处置公募存量分级基金牵动着行业的神经。多位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解读,“公募产品不得进行份额分级”的规定,限制了公募新发分级基金的可能,但过渡期后存量分级基金如何处置仍存在分歧,有待实施细则的出台。

  资管新规下

  分级基金存续解读现分歧

  针对存量分级基金未来命运如何,业内人士目前仍存在不同的理解:一种理解认为,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也意味着分级基金存续期的结束,存量分级只能选择清盘或转型;另一种意见认为,分级基金多属永续型产品,这类产品不需要续期,可以在资管新规过渡期后继续存续。

  北京一位权益类分级基金经理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支持第一种观点,他表示,资管新规非常清晰,整体思路是要降杠杆和减少跨机构间的套利,这是资管行业未来发展的大趋势。虽然透明、公开的杠杆要比地下杠杆更规范,但毕竟这类产品与监管大方向背道而驰,而且存在风险过大、波动剧烈、产品复杂、投资者教育难以匹配等问题。该基金经理认为,如果按照监管的大思路,分级基金产品以后可能不会存在了,存量的分级基金都需要逐步转型或清盘,他所在的公司未来也会将存量分级产品逐步转型或清盘。

  然而,按照 “新老划断”的原则,资管新规设置了截止到2019年6月30日的过渡期,金融机构已经发行的资管产品自然存续至所投资资产到期。过渡期结束后,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产品按照新规进行全面规范,金融机构不得再发行或者续期违反本意见规定的资产管理产品。

  华南一位中型公募基金分级基金经理认为,新规给出“新老划断”的原则,而且很多存量分级基金是永续类产品,不存在续期问题,应该可以继续管理和运作。“现在资管新规还在征求意见阶段,分级基金市场体量比较大,强制清理或转型存在一定难度。比如有些百亿元规模的分级基金开持有人大会需要通过转型方案,估计转型方案通过的难度很大。”

  华南一位公募基金人士则表示,目前资管新规尚在征求意见,未来可能会有针对公募分级基金的具体细则等配套文件出台。他所在的公司在等候实施细则进行产品规划。他对新规本身涉及到的分级基金存留问题不予置评,但会按照正式实施后的新规执行分级基金的规划。

  市场选择和监管因素下

  分级基金或最终退出市场

  事实上,在今年5月1日开始实施分级基金新规以来,分级基金市场总规模逐月下行,市场人气日渐低迷。

  数据显示,截至11月21日,149只存量分级基金总体份额为832.01亿份,这一数据比分级基金新规正式实施的5月1日相比,减少了746.65亿份,规模萎缩47.3%。按11月21日的净值计算,全部分级基金合计规模为739.7亿元。

  随着投资者门槛抬升和结构性行情的波动震荡,分级基金市场交投日趋清淡。从月成交量指标来看,136只有统计数据的分级B基金近一月成交量为1.91亿手,比5月萎缩48.69%;近一月成交额为126.68亿元,也比5月份成交额萎缩32.99%。其中,从11月21日当天成交量情况看,环保B级、高铁B级等16只分级B基金以零成交量收官,零成交分级B占全部分级B基金数量高达11.76%。

  规模萎缩、成交清淡下的分级基金也成为小微基金、迷你基金“重灾区”。数据显示,截至11月21日,基金规模在2亿元以下的迷你基金共有77只;低于5000万元规模的迷你基金有28只。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资管新规对存量的分级基金没有明确的处置方案,但从监管层的监管思路和大趋势看,分级基金未来转型或清盘将是大概率事件。“某一类产品的兴衰既有监管的因素,也有市场选择的因素。”北京上述权益类分级基金经理称,即便没有资管新规,除了市场上少数的龙头分级产品,很多分级基金经历过几次市场切换和震荡也会沦为“迷你基金”。“虽然资管新规目前仍在征求意见,但我认为大局已定,未来分级基金将要最终退出公募基金市场。”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新基金建仓瞄准“便宜货” 银行或成为关注热点

下一篇:监管从严下的量增与质变: 并购基金投资趋于理性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