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正廉洁就是幸福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王一帆 发布时间:2017-11-06
在丹桂飘香的日子里,家人围坐一起,吃着月饼、喝着清茶、观赏明月,是何等惬意。然而如果自律不严,失足成恨,不但自己身陷囵圄,还给家庭带来无尽悲伤。人生的快乐是坚守做人的底线,做人最高境界是清正廉洁,清正廉洁是信念,也是一份承诺与一种责任。
有一件小事我至今难忘。那时,我刚上小学一年级,同桌有一支圆珠笔,水晶外壳,我特别喜欢。一天下午放学前,在同桌值勤打扫卫生的间隙,我悄悄把这支圆珠笔放到书包带回家。晚上做完家庭作业后,忍不住掏出来把玩,没想到被妈妈发现了。妈妈严厉批评我,并告诫我,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做人要有底线。当时晚上已过十点,妈妈硬是带上我敲开同桌家的大门,把圆珠笔还给同桌并要求我道歉。这事虽过去好多年,但一直像一面镜子一样,教育我、鞭策我。
古人说:“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人生在世,名节最重。”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个在小事小节上过不了关的人,也很难在大事大节上过得硬。有个寓言故事,讲述了偷针者和偷牛者一起被游街,偷针者感到委屈,发牢骚说:“我只偷了一根针,为什么和盗牛贼一起游街,太不公平了!”盗牛者对他说:“别说了,我走到这一步也是从偷针开始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由小变大,由量变到质变。一个人不可能一夜之间成为巨蠹,其走向腐化堕落大多是从不注意小事小节开始的。据报道,某贪官,第一次只是接受了不法商人赠送的两支毛笔,后来发展到接受他人宴请、金钱等,再后来便一发不可收拾,竟肆无忌惮地索要起来,最终被判死刑。其实,巨蠹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忘了初心,迷失了方向。古人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是至理名言。
翻开历史,古往今来,舍生取义者比比皆是。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的《石灰吟》展现了廉洁正直的高尚情操。
有一位哲人说:“不一定能使自己伟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这种崇高就是人格的崇高。”如何崇高?为政者,廉洁奉公;授业者,为人师表;行医者,救死扶伤;小商小贩,童叟无欺。总之,社会上各行各业者,都应遵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人行走在阳光之下,总会有影子。所以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情趣,体现人对生活的态度与品位。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公生明、廉生威”。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廉洁自律,严格要求自己。管住自己的脑,不该想的不想;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吃;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拿;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为人生撑起一把保护伞,使自己的人生永远是一片艳阳天。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用设计改变生活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