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智库 > 智库

“押宝”新三板IPO并非看起来那么美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7-01-16

摘要:    一家原本业绩平平的新三板企业,发布上市进展公告后,股价就一飞冲天,这种现象并不鲜见。近日,浙江三星新材成为今年首家IPO过会的新三板企业,新三板企业“转板”热情大幅升温,投...

    一家原本业绩平平的新三板企业,发布上市进展公告后,股价就一飞冲天,这种现象并不鲜见。近日,浙江三星新材成为今年首家IPO过会的新三板企业,新三板企业“转板”热情大幅升温,投资者纷纷抢购新三板市场IPO概念股,相关个股估值出现明显泡沫、市场风险不断累积。

  资本市场的不同层次对应着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公司,对挂牌企业而言,如果新三板难以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则可选择去沪深交易所市场上市,这在情理之中。但从当前市场的实际来看,则多少有些变了味儿。有些资质较差的企业接受IPO辅导,主要是为了更便利地获得融资,IPO辅导期超过正常合理期间的比比皆是,因而套牢了一些不明真相的投资者;有的企业以IPO为噱头博取眼球,私底下与一些机构合谋“管理市值”,股价在短期内大幅拉升后只剩“一地鸡毛”;有的企业借助监管层扶贫政策,赶在IPO排队之前迁至贫困地区,试图缩短IPO审核时间,并以此作为跟投资方讨价还价的筹码。

  这些乱象表明,“押宝”新三板企业IPO并非看起来那么美,相关概念股的炒作风险尤需值得警惕。

  首先,不少IPO概念股在前期大幅炒作后,存在估值偏高甚至是虚高的风险。这种情形下,企业“转板”后的升值空间还剩几许,也就不难猜出。其次,投资者面临着IPO失败的风险。IPO属于“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排队企业数量多、排队期长,中途折戟沉沙的也不少。目前,新三板企业成功IPO的只有十来家,且由于新三板流动性匮乏,IPO冲刺失败后,不少希冀通过“转板”来套利的投资者如何退出、能否获利退出也将是极大考验。

  值得关注的是,不少新三板企业还将IPO首发申报与迁至贫困地区绑定在一起,以“转板+扶贫”双重概念来“忽悠”大众。诚然,挂牌企业迁至贫困地区能享受“即报即审、审过即发”的优先审核政策,但企业发行上市条件和审核标准并没有降低,能否成功上市跟企业是否位于贫困地区无关,投资者需擦亮眼睛、以防被蒙蔽和误导。

  总体来看,对新三板IPO概念股的炒作,投资者应坚持基本面分析,对市场上那些毫无业绩支撑的“炒概念”游戏,要保持一份清醒,谨慎参与;挂牌企业应合规披露信息,通过做强做大主业来获得投资者青睐,而不是追逐市场热点;监管层则应加大制度建设,堵住制度漏洞,从严处罚那些“打擦边球”的企业行为。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信披“时间差”衍生套利机会 新三板差异化监管在途

下一篇:上海证券报社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张小军:未来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要看新三板发展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