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财富管理发展成果与问题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安仁 发布时间:2017-08-11
策划人语: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日臻成熟。在市场结构日渐丰富、市场体系逐渐完善的过程中,艺术财富管理浮出水面,并彰显出旺盛生命力。日前,就中国艺术财富管理领域最新动态与理论探讨,记者专访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西沐。本期与读者分享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新进展及发展中的问题分析;下期,将就中国艺术财富管理发展的现实条件、可能方向与模式,继续与读者分享。
中国艺术品市场不断深化发展,不仅规模拓展、参与的人群扩张、市场结构丰富,更重要的是,随着市场体系的发育与完善,市场的核心能力形成并得到快速提升,这为市场发展提供了更多方向与可能。其中,中国艺术财富管理就是重要亮点之一。中国艺术财富管理作为艺术品市场发展的新方向,其“新”不仅体现在它是一个新业态,更重要的是,它的发展是建立在一个新机制之上,具有独特规律的产业。虽然,目前学界对其研究探讨并不丰富。不系统,也不深入,但其发展趋势在巨大需求的牵引和艺术品市场巨大的系统驱动下,已经进入快速发展轨道。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西沐,研究并分析了中国艺术财富管理发展相关问题,探究其发展成就,寻找存在的瓶颈以及发展方向等战略性问题。
潘天寿作品《耕罢》立轴,在中国嘉德2017春季拍卖会上,以1.59亿元成交
记者: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取得了哪些新进展?
西沐:多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过程中遇到三大“沉疴”:诚信机制、定价机制、退出机制,这些“沉疴”未能得到有效治理,甚至是尾大不掉。但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并没有停滞,而是不断前行。前行的步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这些进展概括如下:
其一,随着中国艺术品公开市场建设不断取得进展,艺术品市场的价值发现能力与水平不断提升。公开市场建设过程中,市场平台化发展、互联网+以及潜在需求的发掘是基本动力;方式、方法的创新发展是前提与基础。
其二,以基于艺术品及其服务标准化为基础的艺术品鉴证备案溯源系统工作为抓手,对进一步推动艺术品鉴定体系建设及市场治理具有重大意义。
其三,以基于艺术品市场信息化及数据库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的艺术品市场量化研究不断突破,推动了艺术品估值理论及实践探索的进展。
其四,“平台+互联网”机制在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过程中融合发展,不断推动中国艺术品市场大众化发展,进一步推动艺术品市场改变交易不透明、信息不共享的基本交易状况。
其五,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沿着“艺术品商品化→资产化→金融化→证券化(大众化)”发展进程的深化,艺术品资产化进程的发展,不断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与动力。
其六,以“平台+艺术品资产管理”为基础的艺术品资产管理研究探索,不仅为艺术品市场发展生发了新的业态,更重要的是,推动中国艺术品市场创立拓展了新发展领域与新发展空间。
另外,随着《中国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等一批法律法规及政策不断出台,管理部门正在将艺术品市场的监管纳入到工作范围中来,艺术品市场的管理体制与体系也会随之不断完善,这些都为中国艺术品市场核心能力的形成与市场治理水平与能力提升,提供了重要保障。
记者:艺术财富管理发展过程中,最首要的问题是什么?
西沐:是艺术品资产化过程的瓶颈。艺术品资源的特殊性使得艺术品资产化、金融化过程有更多瓶颈、更加复杂,这些问题在中国艺术品资产化及艺术财富管理发展中会进一步呈现,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说艺术品作为一种非标资源,其资产化、金融化表现的非常困难呢?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艺术品及其资源的价值是不断变化的。艺术品及其资源与其他资源不同,其价值是随着价值发现平台、价值发现能力、价值发现水平及价值发现强度等的变化而变化的。二是艺术品及其资源是非标准化的,其估值面临非常复杂的状况。它不像传统的物质性资源,知道体量、质量与单价,就基本可以正确地估值与定价,艺术品及其资源估值是个性化的,标准复杂,难以把握与总结出规律化的东西。三是艺术品资源存在状态的复杂性。首先表现为“海量”,其次是其存在形态的多样化与存在类型的多元性,我们无法将艺术品及其资源集中起来,更难以在集中的状态下进行标准化研究。四是可复用性,其他的物理资源越开发越少,而艺术品及其资源与之相反,越利用越多,越开发其系统价值越显现。五是对艺术品及其资源的需求非常个性化,评价的取向更加多样化、多元化。所以,在艺术品资产化过程中,艺术品的资源化、系统化是重要的基础工作。目前,急需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系统建构,以便从基础上推动中国艺术品资产化发展的进程。
崔如琢2016年作品《万里平铺雪满天》,在2017北京保利十二周年春季拍卖会上,以1.38亿元成交
记者:还有其他哪些问题,阻碍了艺术财富管理的发展?
西沐:艺术品“轻”资产特性影响金融资本进入。中国艺术品资产化及艺术财富管理发展中的艺术品资产特性“轻”,其风险识别与风险管控难以与传统金融体系对接,而基于艺术品资产的艺术财富管理就难以摆脱这一行业特性,于是,这一行业特性的存在,直接影响金融资本进入艺术财富管理业的进程。
综合服务平台机制发育不健全。中国艺术品资产化及艺术财富管理发展过程中的综合服务平台机制发育不健全,决定了相应的支撑服务难以落实,行业创新能力与水平难以提高,造成对现实需求的挖掘与响应不足,导致艺术品资产化及艺术财富管理发展的障碍多。
业态主体与产业体系发育不良。在中国艺术金融及其产业发展基础上,不断生发的中国艺术财富管理这个业态,艺术金融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产业主体及其体系发育中的问题,也会进一步体现在艺术品资产化及艺术财富管理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中国艺术财富管理业态主体与业态体系的建构与发育不良,已成为该行业发展的重要现实课题。
核心竞争能力不强,制约行业的创新发展能力。中国艺术品资产化及艺术财富管理发展中的行业核心竞争能力不强,导致行业对金融体系及产业支撑服务体系等的整合能力不强,融合发展与配套支持“弱”,制约了艺术品资产化及艺术财富管理产业的整体创新发展能力。
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瓶颈多。世界艺术品资产化发展,需要不断创新来激活艺术品这一优质资产在财富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我们不能只在西方的理论语境与已有实践中找答案。由于艺术品资产化探索所面临的基础与环境不同,特别是所面对的产业与市场的支撑有很大差异。发达国家的不少理论和对这些理论的成功实践,在中国艺术品资产化发展过程中很难予以实施,所以应学习与借鉴,而不是照搬。如何建构与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品资产化体系与道路是至关重要的。
人才匮乏,需求与培养失衡。最主要的就是发展中的人才匮乏,新的需求与培养失衡。随着中国艺术品资产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艺术品资产及其资产化的发展有了更系统、更深入的认知,其重要性与战略意义随着现实需求不断显露而被揭示出来。特别是艺术品资产化的发展,为艺术品市场及艺术金融产业市场人才的培育、培养,提出更核心、更明确的要求及发展框架。人才培养问题可以说是艺术品资产管理市场发展到今天,最为重要、最为基础、最为急迫的问题。
新科技融合发展的深度不足。新科技融合发展,特别是大数据、云服务、人工智能及终端进步融合对中国艺术品资产化及艺术财富管理发展带来的推动作用,认知不足,当下,中国艺术品市场数据的挖掘层面较肤浅,基本上还处于现象分析与“点”应用这个层面,亟待进一步深化。
监管模糊,发展环境急待改善。基于立法与政策法规基础之上的监管,行业自律,从体制到体系的建立都处于模糊阶段,中国艺术品资产化及艺术财富管理发展、发育的环境急待改善。
记者:应如何看待中国艺术财富管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西沐:中国艺术财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有相当强的延伸继承性,其源泉主要在于中国艺术品市场、中国艺术金融及其产业发展过程中已有问题的延伸与递承。所以,我们在分析中国艺术财富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时,不能孤立地去看问题、分析问题,而应该放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中国艺术金融及其产业发展的大格局中去研究与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认知其发展的状态,发现最主要的问题。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下一篇:仰望军旗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