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时讯 > 文化

挖掘“一带一路”文化内涵 丝路精神与五和文化座谈会在京举行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安仁  发布时间:2017-07-28

摘要:  7月23日,由中国行业报协会主办,东方五和文化研究院承办的丝路精神与五和文化座谈会在京举行。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艺术总监张宗银少将,中国行业报协会副会长李曜升,中国行业报协会副会长、国际商报社总编...

  7月23日,由中国行业报协会主办,东方五和文化研究院承办的丝路精神与五和文化座谈会在京举行。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艺术总监张宗银少将,中国行业报协会副会长李曜升,中国行业报协会副会长、国际商报社总编辑张益俊等出席本次座谈,围绕“和”文化与丝路精神的时代价值等展开讨论。

  李曜升在致辞中指出,丝路精神已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灵魂与血液中,成为了中国参与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交流活动的重要依托。“和”文化不仅是丝路精神的延展,更是为推动当前经济建设行稳致远起到积极作用。要让古老的丝绸之路绽放异彩,必须弘扬健全和合思想,使之成为推动经济建设的强大力量。

  东方五和文化研究院院长马宪泉首倡的“五和文化”指:人心和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天人和合。作为“五和”文化首倡者,马宪泉表示:应把“五和”文化弘扬到底。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离不开厚德做人、和合做事、互利共生。

  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如何对外传播,马宪泉指出,“五和”文化不仅是对古丝绸之路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化交流传播可增强“一带一路”倡议吸引力,从而促进各领域合作共赢。“一带一路”覆盖沿线64个国家,涉及总人口达46亿人,这其中,文化差异性与共生性同时存在,对外传播中华传统文化首先要解决语言问题,注重科技的运用,为文化传播插上科技翅膀,同时,也要给科学技术注入文化灵魂,增强民族自信。

  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艺术总监张宗银少将表示,增强国际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为当前文化的国际传播建设指明了方向。如何做好对外传播,张宗银指出,要从文化自信的高度来认识中国“和”文化和五和文化的时代价值;要把宣传“和”文化作为当代新闻工作者的伟大历史使命,以“和”文化为灵魂,将“五和”文化全面系统地推广到世界各地;最后,畅通文化传播渠道,注重民间文化交流,文化自信、思想自信和行动气魄,在世界尺度中践行中国哲学中推崇的“知行合一”思想,将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进行具象化的、实践性的推广,以“民心相通”,打造“文明之路”,以实际行动回应历史使命和社会关切。

  海南双猴科技有限公司CEO 张运军携人工智能翻译最新成果——魔脑全球语言沟通系统,现场进行深度展示。该系统采用深度学习算法,打造出的一套领先的跨语言沟通系统,支持英、俄、日、法、韩、阿拉伯等28国语言翻译和同声传译,语音识别率最高可达97%,魔脑翻译官将现场发言即刻转化为中文文字、英文以及俄文呈现在屏幕上。张运军表示,全球语言沟通系统的广泛应用,将使我们能够迅速提升与世界各国游客、专业人士的沟通能力,提升中国的国际语言服务环境,为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发挥重要的助推作用。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每一枚铜板都用在了刀刃上 “红色金融家”为革命军队当家理财的故事

下一篇:文化与金融:如何“联姻”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