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时讯 > 文化

在烈火与时光中锤炼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安仁  发布时间:2017-05-05

摘要:  1869年(清朝同治8年)4月,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走进山东博山。这位首次提出“丝绸之路”概念的学者,成为首位走进博山的欧洲人。当他进入当时博山时,被眼前林立的烟囱震惊。欧洲人怎么也不会想到:在这...

  1869年(清朝同治8年)4月,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走进山东博山。这位首次提出“丝绸之路”概念的学者,成为首位走进博山的欧洲人。当他进入当时博山时,被眼前林立的烟囱震惊。欧洲人怎么也不会想到:在这个远东山城里,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工业城镇。他说:“这是我在中国见过最大的工业城镇。在路上时,遇到长长的推车队伍,装载着煤、焦炭、铁器、陶器、烟草、谷物和一些包裹严实的货物。”因此,李希霍芬将博山称作“烟囱镇”,他所见到“包裹严实的货物”就是琉璃。

  由于矿产资源独特而丰富,博山西冶街附近,自古形成规模化琉璃产业。长期产业技术积淀,在琉璃生产中,形成独具特色的琉璃艺术,将琉璃产品赋予深厚文化内涵,使这个隐藏在齐鲁大山深处的工业城市渗透出艺术气息。但是,一段时期以来,古老的博山琉璃面临着产品低端,为境外品牌代工的窘境。2008年6月,琉璃烧制技艺入选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博山琉璃,随着文化产业繁荣,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一件琉璃艺术品的诞生,需要艺术家在烈火与时光中锤炼打磨,博山琉璃产业的勃兴,也面临着相似考验。

  料炉中寻找艺术温度

  清晨八点,中国玻璃艺术大师王德鸿老人已将炉火烧得正旺。此时,他神情凝重,戴着白手套的双手紧紧握住一根长铁棍。棍子前端,是一块鸡蛋大小,已经烧得通红的琉璃原料,仿佛站在枝头盛开的花朵。他将琉璃放进火炉,待到原料稍稍软化便立即取出。此时,他已在案头摆好各种工具,仿佛一位医生走到手术台边一样,对琉璃进行细致的外科手术。年逾花甲,早已是含饴弄孙的年龄,吸引王德鸿守在琉璃料炉边的,是他对琉璃的挚爱。

  琉璃经过烈火炙烤,从硬脆变得柔软。他将已经软化的琉璃擎在棍尖,台面上早已备好五颜六色的琉璃颗粒,王德鸿将棍尖的琉璃在案头轻轻一蘸,琉璃瞬间穿上五彩外衣,他像铁匠一样反复锻打、揉和琉璃料块,将各种色粒深深融合在料中,形成五彩缤纷的斑纹。就这样:上千度的高温炉火烘烤,将琉璃软化,趁着短暂的柔软瞬间,进行精雕细琢,不一会儿,温度下降,褪去火红外衣,琉璃渐渐露出本来颜色。王德鸿便将其放入料炉继续烘烤,继续加工。冬日,站在炉边,原本冻得发抖,不一会儿就会大汗淋漓;倘若是夏天,琉璃料炉边仿佛人间炼狱。即便如此,王德鸿依旧一丝不苟,凝望着炉火。不一会儿,一只带着温度,却早已晶莹剔透抑或温润似玉的琉璃鼻烟壶在他手中诞生。这些半成品将被送往退温炉中,用长达三天时间,将上千度的温度降为常温,幻化为人们口袋中的艺术精品。

  这是生产琉璃热成型车间的一幕。在这里忙碌的不止王德鸿一个,琉璃大师们挥汗如雨,穿梭于炉口与工作台之间。根据订单需要,一团火红的琉璃在他们手中,用不了多久就会化身为大大小小、玲珑剔透的花瓶、挂件和各种器皿,作品成型后,都需立刻送入退温炉降温,四天后出炉后,才能知道这件作品是精品或是有瑕疵。琉璃创作,精品概率只有一两成,瑕疵却防不胜防。正如博山西冶工坊董事长李志刚说,“琉璃属于玻璃质,却是不规则结晶体。一般物体是规则,它是不规则的,因而具有很强的延展性。把不规则东西变成有规则的,就是艺术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很奇妙。”

  水凳前雕刻时光

  午后阳光射进窗子,在炉神庙附近的一间工作室内,机器在嗡嗡作响,窗外的鸟儿时时传出悦耳动听的叫声。刘涛却屏气凝神,手里捧着一只硕大琉璃瓶,瓶身一侧已经显露出优美图案。他将上面一朵浮雕的花瓣放在高速旋转的研磨刀具下,随着吱吱作响,细小的水流将多余原料冲去,水流之下呈现出一朵盛开莲花。

  刘涛在做的工作,是琉璃套色雕刻。工厂里,工人们将不同颜色的琉璃原料,分层打造在一只琉璃瓶中,瓶身从里到外,蕴藏着不同层次色彩。雕刻师要做的工作,是将一层层原料雕刻下去,利用不同层次的颜色变化,营造出各种图案、纹路。通过颜色与图形的变化,表现千姿百态的世界。

  太阳已经西斜,不知不觉间,刘涛已经雕刻了一个下午。琉璃套色雕刻,不仅是艺术创造,也是体力劳动,一只多层琉璃瓶,自重就达数十斤,雕刻师要将它捧在怀里,并不停旋转来适应刀具的角度,稍有不慎,就会损坏整幅画面。数小时的劳动,让他双臂酸痛,离开工作台,在休息时间,他拿起多宝阁上另一只绿色琉璃瓶,这只表面呈现绿色的瓶子里,其实还藏着白色、红色等多层琉璃原料,倘若将这些颜色进行巧妙的搭配,便可呈现出一组优美图案:或许,在皎洁月光下,绿柳荫中,一位婀娜淑女,身着红色衣衫;也或许是碧波荡漾下草荇交横,一只橙红色的金鱼游曳其间,更或许是……此时刘涛已拿出画笔,将心中所想绘制在瓶身上。等数月之后,一只精美的琉璃套色雕刻工艺精品,将呈现在人们面前。

  博山深厚的琉璃工艺传统,赐予他一双灵巧的手;西冶街的炉神庙,赐予他生动、丰富、敏锐的灵感。在博山艺术氛围中,少不了艺术家的勤奋。2015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日用玻璃协会授予刘涛中国玻璃艺术大师荣誉称号。荣誉的背后,是辛勤的汗水,沉重的责任,还有传承博山艺术精髓的信心。

  作为独立艺术家,刘涛会从琉璃工坊中挑选一些“半成品”拿回来创作,而在工厂冷加工车间内。更多的艺术大师们,进行着集体创作。有的专注雕刻,有的专注抛光,任何一件琉璃镜片,都要经过时光锤炼方能完成。将热成型的精品套料后进行再创作,其精雕细琢至少需要两个月左右。这里的艺术大师要甘于淡泊,耐住寂寞,更需要高超的绘画天赋与雕刻功底。整个雕刻过程紧张严谨,若稍有疏忽,几十天的心血就会付诸东流。

  走进国际市场的底气

  在世界多地古文明中,都出现过琉璃的身影。而中西方琉璃不仅存在着化学成分上的差异,也有着巨大文化差异。谈起这些,西冶工坊董事长李志刚如数家珍:“国内,琉璃最早属于实用器或作为礼器出现在祭祀中。传说在炼丹过程中,人们无意中烧出了琉璃,见其晶莹可爱,便寻找规律,进行有意生产;而西方则认为,琉璃产生于古埃及,渔民在海边打渔,在沙滩上做饭,在沙坑中无意烧出了琉璃。”据李志刚介绍,当今西方文化中的艺术玻璃与琉璃相近。玻璃与琉璃,在成分上小有区别,但最主要在于用途上的区别:玻璃重在实用,琉璃则重在观赏。中国现存最早古琉璃炉遗址的发现、发掘与全国最早也是唯一的炉神庙在博山诞生,证明了博山是中国琉璃发源地。

  长期以来,国内琉璃市场并不繁荣,而国外对琉璃需求旺盛。我国的琉璃产业,长期为境外品牌代工,自主品牌在国际竞争中缺席,阻碍了琉璃产业转型升级和长远发展。李志刚说:“从前的琉璃生产,国内消费很少,很多是为国外做贴牌生产,用来赚取外汇。随着国内经济水平提高,人们审美需求增长。国内琉璃产业要做高端产品,逐渐摆脱代工生产,把自己的琉璃品牌立起来!”如今,很多琉璃厂商都在产品中打上自己的品牌标识。在李志刚看来,国内琉璃品牌要在国际上博得一席之地,要做的是“抓管理,重细节,多创新,出精品”。

  目前,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博山,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琉璃生产基地和产品集散地,琉璃工艺品占全国市场份额40%,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收入超过60多亿元。比起料炉前艰辛,中国琉璃产业干事创业、走向世界市场的道路同样艰难而壮阔。

  李志刚说:“琉璃文化的传承离不开琉璃文化人才培养,我们会培养一批优秀琉璃专业人才,为琉璃文化的发展壮大做出贡献。”

  近年,博山区的琉璃产业不断谋求创新之路,他们与美术院校合作,培养艺术与工艺人才,全区目前拥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4人、玻璃艺术大师9人、内画大师11人及省级各类艺术大师百余人,拥有一大批高级技术人才和熟练的技术工人。淄博博山琉璃产业年销售收入超60亿元。像李志刚一样的产业琉璃产业经营者们,不断读专业书籍,亲自配方、试验,夜以继日;聘请琉璃工艺大师,不断改进配方、技术,攻克技术难关。如今,他们不仅挖掘并复制了传统“鸡油黄”、“鸡肝石”等名贵材质琉璃,还把濒临失传的套料、搅料、抅料、垛料、撑制鼻烟壶工艺重新整理。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聊聊工会那些事 全国金融系统工会工作现场研讨会侧记

下一篇:铿锵巾帼 玉洁冰清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