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圣洁的河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斯日古楞 发布时间:2017-05-05
人的一生中,总会有那么一些事物,刻骨铭心,对我而言是锡林郭勒、锡林河。
锡林河,如果从《水经注》或《山海经》上寻找,不一定有记录。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因一条河而得名的锡林郭勒草原、锡林郭勒盟。她以水草丰美、辽阔无边而闻名于世。成就其伟大的重要元素,是水。水从哪儿来?水往哪里去?我们不得不把思绪收拢到锡林郭勒,眼前的这条河——锡林河。
河是蒙古语“郭勒”的汉译。在北方广袤草原上,一条河,一个泉眼或者一口井,决定着这片草原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存在或消失,决定了它的历史、现实以及未来。
锡林河——锡林郭勒草原,已远远地从自然地理范畴升华成人文地理,并以自然地理为基因传承和沿革。因锡林河引发的锡林郭勒大地上的故事,一定太多太多。以锡林郭勒命名的《锡林郭勒日报》,并由此派生出的《锡林河》副刊,就是典型。他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回归原点,那还是锡林郭勒。
锡林郭勒,让人们心动眼亮,也引发更多思考。以文学手法,《锡林河》副刊必然成为一处风水宝地。在此,人们抒怀,人们憧憬,人们追忆,人们畅想,人们表白。《锡林郭勒日报》理解并承载着文人墨客们的执著,打造出自由自在的《锡林河》副刊。任那些美好感觉静静流淌,并继续着那特有的美。
我的文学起点,便开始于《锡林河》副刊,她给了我勇气和信心。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开始在此发表小作品,开启了文学的春天。我当时投稿,内心是忐忑不安的,担心自己写的东西,质量与水准达不到。然而,时任副刊编辑高音老师,给我接纳与关注,让我这棵乌珠穆沁草地上的小草,在“锡林河”润泽中,青葱健硕起来。我的小诗《牧马人》、《马头琴之歌》、《草原小路》等,就这样渐渐地在锡盟报这个“阳台”上亮晒。当年锡林河畔播撒下的种籽,已茁壮成长。《锡林河》副刊,成为我精神的牧场和灵魂的家园。
转眼之间,我已再不是当年那个文学青年。我的心,泊在了锡林郭勒草原的《锡林郭勒日报》。这温馨的港湾,不仅留下了我诗路的脚印,也留下了我深深的眷恋。我灵魂的骏马,怎能能离开这辽阔的锡林郭勒大草原呢?即便是有出走、有远行,出发和归来都还在这里。
直到今天,我还是把一些作品投稿给《锡林河》。就在今晨在家喝奶茶时,我翻动手机微信,又看见我的诗歌被刊发。这一生,我都离不开锡林郭勒,而这个副刊,一如既往给我力量。这就是锡林河的圣洁与神圣!
我这个游子,衷心祝愿,虔诚祈祷,锡林河啊锡林河,源远流长、平静安祥。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铿锵巾帼 玉洁冰清
下一篇:沁园春·一流媒体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